昱嶺關。
黃得功給了參謀們很大的行動權利。
曾經給他的認知,打仗就必須是打打殺殺,就必須是轟轟烈烈,就必須是有所犧牲,還得讓將軍指揮若定。
然而此刻。
他發現自己雖然還能夠理解戰爭的運作方式。
卻感覺到,和他想象中的戰爭,已經有了巨大的不同。
在湖廣賑災的時候,他看到的是嚴明的紀律,是打造精妙的火器,是源源不絕的後勤保障。
有這三種東西存在。
一支無敵的軍隊,差不多就已經成型了。
可現在又看到了軍隊中的謀略。
那是差不多連將軍都不會需要,就可以執行起來的謀略,他自己在接到孫傳庭的密信之後,心中也在往這方面去想。
剛剛也是在考驗這種他沒有在之前的任何軍隊中出現的機構。
看起來不像監軍,也不是那種軍師祭酒之類的職務。
然而,說出來的思路,和他剛剛所想都差不多,因為年輕人的腦子靈活,三個人聚在一起,很快便拿出了一套可行性的方來出來。
雖然漏洞不少。
卻足夠對付那些待在南京城裡面的大人們了。
瞧著鬱鬱蔥蔥的山林。
已經入秋的季節,似乎並沒有給這個地方帶來更多的蕭瑟。
山林中的霧氣。
還有各種蚊蟲難以解決的隱患,可以讓隊伍中的人,造成水土不服減員的飲水問題。
在深入的瞭解到,一支完整的軍隊,都有著那些具體的小部門,來解決這種實際產生的問題。
心中不由的一陣慶幸。
當時他遇到孫傳庭的時候,投降的很快,也很堅定。
要不然,想不出自己會敗的有多麼的慘烈。
看起來人少,人家啥都有,而自己人雖然多,說一句烏合之眾都是抬舉。
當然,現在他已經入夥了。
站在了強者的這一方,雖然一開始他本就是向著大明,向著皇上效忠的,只是效果更好了一點而已。
目光透過山林。
仿若穿透了層層的迷霧,看到了南京城的模樣。
依舊城牆斑駁,歲月在上面留下的痕跡已經很深了,城中的人也隨著歲月腐朽不堪。
在新生的大明面前。
仿若脆弱不堪的老朽,一推就倒,就這還嚷嚷著皇上已經在斷絕往聖絕學,天地沒了心,也就只有他們苟延殘喘的在為民生立命。
可拉倒吧。
黃得功想著那些人的嘴臉,心中就是一陣噁心。
南京的繁華是有的。
可那也只是儒生們,大臣們,官吏們的繁華。
和老百姓有一個銅板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