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八年,乙亥年。
也就是1635年,這一年,大明修養生息,盧象升繼續擴大邊市,一次來拿到更多的利益。
還派人忽悠著幾個部落,大力的種植棉花,為此大明專門開設了一個通道,就是高價收購棉花。
即便是所謂的高價,也依然讓大明的商人們,賺到了豐厚的財富。
畢竟,這些商人們,也學會了,讓大明的廉價品,賣出天價的操作來,一來一去,別看許多部落是賺錢了。
可實際上,這些錢都回到了商人們的口袋。
最後高價收購的棉花,也會以大明的平均價格來出售。
這種神奇的操作,讓不少人都掉了一地的眼球,只聽說過,高價收購繼續加價的,沒聽說過還主動降價的。
就這,人家還賺錢了。
你說氣人不氣人?
遼東的李過,自從佔據了撫順關之後,就沒有急著進攻,一直都在收攏逃往過來的建奴。
為此,不開一槍,戰功有了。
就是賣掉的奴隸,換到的財富,也足夠讓所有計程車兵們,富有的不想回家。
若是不是,年限一到,有很大的一些士兵們,身體也到了極限,需要換防回去調理,還真就賴著不走了。
當然,說是身體到了極限,需要調理,不過是場面話。
實際上,就是後面眼巴巴看著的那些士兵們,早就恨不得換他們前去發財撈戰功了。
而另一邊的李文秀就更過分了一點。
他的兵力佔據了鴉鶻關,鎮朔關一帶的防線之後,就在咸鏡北道祖大壽他們發現的鐵礦位置,建立了第一個遼東的鋼鐵冶煉廠。
雖然規模小。
產能也很有限,可一舉解決了,整個遼東鐮刀和鋤頭之類的農具生產問題。
就是國主李倧好不容易從袁崇煥的蹂躪之中,緩了一口氣,這次有對上的大明的火槍兵,也是屁都不敢放一個。
乖乖的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等待著大明看是放過他。
還是順手給拿下。
國主李倧不是沒有向大明遞交過國書,奈何這樣的東西,根本就傳不到大明的朝堂之上。
當然,即便是傳到了崇禎的手中,也會被當做一張廢紙,給送到垃圾桶中。
在大明的內部,清理工作已經快要到了尾聲。
崇禎是沒有想到,一開始這樣的工作很慢,到了最後,居然會提速起來。
當地的百姓們,對此也是很認可,配合的也很好。
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大好形勢,還是因為,百姓們的口耳相傳,居然比大明的清理蛀蟲活動,還要快上一兩個月。
有了群眾基礎。
許多工作的進行就沒有一點問題了,現在困擾大明的就是修橋修路。
這一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