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去了大明的澳門,許多人都再也沒有回去過。
也沒有任何的訊息傳出去,漢斯·普特曼斯的心中,就多了一點謹慎,海上賺錢的買賣很多。
大明的瓷器和茶葉就是其中利潤最豐厚的。
若是不動用武力,就能夠拿到交易的許可權,那自然就是最要的。
打仗是需要消耗自己的財富。
贏了還好,若是輸了的話,那就是要失去一次重要的財富來源。
有了韋麻朗作為試探。
漢斯·普特曼斯自然就更加不會大意。
死了一了百了,就算是後來人給他報了仇,也一樣享受不到世間的繁華。
三桅帆船,快速的行駛在海面上。
在快到小琉球的時候,才放緩了速度。
“前面就是鄭家的勢力範圍,去一個人,就說荷蘭漢斯·普特曼斯,請求大明的官方進行海上行商的請求。”
他沒有敢說自己是“福爾摩沙”的長官,因為“福爾摩沙”是他們的稱呼,在大明的認知當中,“福爾摩沙”可是小琉球,也就是後來的臺灣島。
很快就有懂得大明官話的人,乘坐著一艘小一點的三桅船,快速的去和鄭家的人接觸。
這一日。
依舊在澳門這一塊地方,守著等候未知的敵人前來的孫傳庭和高傑他們,照例與劉世勳的船隊進行協同作戰的演練。
之前的好幾次攻守演練,都是在接近火炮的射程之內時,還能夠打的有來有往,可只要戰船開始在沿海遊曳,那麼在陸地上防守計程車兵們,就會疲於奔命。
只要戰船上面的物資,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消耗矣盡的話。
陸軍的取勝,就毫無希望,最後還會被人用聲東擊西的方法,敗退下來。
兩方的手中,都有望遠鏡,在視野上面根本就佔據不到多少的優勢。
而且火炮也都是大明最新的款式,射程和威力,也都差不多,在這種情況下,機動力量就成了最有效的戰術。
“原以為兵法已經沒有用武之地了,誰想到在兩軍勢均力敵的時候,兵法才會發揮巨大的作用。”
孫傳庭都差點快要忘記,自己曾經學過的那些兵法了。
若不是高傑這樣的年輕人,跳脫的思維,讓他迅速的意識到,在這種狀況下兵法的重要性,怕是他會在很久之後才會發現問題。
同時心中還暗自疑惑:皇家軍事學院,一直都沒有停止教授兵法,是不是從一開始,皇上就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這些話,他不敢問,也沒有辦法詢問。
只能憋在心裡,仔細的觀察下去。
“咱們還是打順風仗,打的太久了,完全忘記了兵法韜略的重要性。”
黃得功也是有點大意。
火槍和火炮的強大,讓他差一點迷失,總覺得,只要武器越來越厲害,軍隊的戰鬥力就會越來越厲害。
這樣的想法沒錯。
可總有遇到一樣厲害的對手。
若是不能夠指揮得力的話,很可能一場失敗,就會跌入深淵,再也爬不起來。
“亡羊補牢,為時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