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半年,沒有了天災,更沒有了歷史上應該出現的人禍。
在秋天的時候,還真的是豐收了一次。
若不然,一直靠著外面給大明運輸糧食,不要說崇禎了,就是滿朝文武都心裡不是很踏實。
李長庚苦笑。
鍛煉出來的官吏是很多,可用人的地方也不少。
只能說大明太大了。
需要治理的地方也太多了一些。
瞧見李長庚的表情,崇禎就是一陣無語。
知道自己剛剛的問話,都是白問。
能有人省出來的話,根本就不需要他開口。
“看來還是要犧牲一下王衝了,對了,給孫傳庭去一封信,就問他有沒有修奧轉業計程車兵和將官。”
崇禎可不想逮著王衝一個人薅羊毛。
總要換一個,才顯得公平一點。
“皇上,其實咱們不需要這麼急切的,穩上一兩年,才是最好的選擇。”
不知為何,李長庚總覺得,皇上在近年來做事,有了一點急躁。
若是步子邁得大了。
用皇上的話說,可是會扯到蛋的。
而潛在的意思就是,皇上你還年輕,有的事實時間慢慢的治理天下,完全可以潤物細無聲的改變整個大明。
沒必要,立刻就要改天換地。
“也是。”
崇禎略一思索。
也明白自己確實心急了一些,原本需要好幾年的事情,卻要在一年之內,或者更短的時間
(本章未完,請翻頁)
之內,全部梳理清楚。
很顯然,難度太大。
已經流傳了幾千年的習慣,突然全面的更改,若是沒有自己培養起來的官吏,歪嘴和尚一定會念歪了經不可。
因為,只有那樣,聽他們自己才會得力。
至於按照大明律來經商。
哪有搶別人的更能讓自己快速的發家致致富?
“那讓洪承疇多做一點準備,少量的轉業一部分士兵和將官,其他的都穩一年看看成效。”
最後就在這個小小的內閣首輔的簡陋房子裡,決定下了往後兩年時間的大明發展情況。
**
南京城。
崇禎已經在這裡過了兩個元旦了。
在開春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