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啟研製出來的動力機械,在崇禎看來,只是一個應用科學,還沒有形成系統性的總結。
其中力是怎麼來的,力的大小,又該怎麼去表示。
不過想到能夠被人,用純手工打造出來,往後就是往回推演其中的規律,想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力學的三大定律,要不是崇禎早就忘了。
怕是絕對會親手寫出來不可,至於其中的公式,怎麼證明出來的,那就要靠後來者去證明了。
崇禎進門之後,衛江就搬來了一把椅子,坐了下來。
由於經常過來竄門。
這把椅子也就是為他準備的。
道院徐光啟的密信和奏章,一式兩份的分別,幾乎同一時間到達了李長庚和崇禎的手中。
他的動力機械,也已經做到了極致了。
所缺少的居然就是密封的問題,而前不久發現的橡膠,剛好就能夠解決這樣的疑難雜症。
儘管其中還有著各種各樣的毛病。
卻絕對能夠安穩的運轉三天的時間。
就是維修起來,麻煩的很,需要的專業知識,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擁有的。
“現在機械製造出來了,可要想讓機械運轉起來,石油是一個很難搞的物品。”
崇禎在這個機械沒有出來之前,就開始馬不停蹄的儲備石油。
然而,這個時代的條件真的很落後,就是用最古老的辦法,所得也是很少。
“皇上,臣覺得,這樣的機械,要想真的能夠普及起來的話,少說也要三年時間,在這三年時間內,還得有其他方面的材料,出現新的突破,才能夠降低成本。”
為了研究動力機械這東西,徐光啟花費的代價可是很多的。
即便是有了樣本。
想要從新複製一下,需要的鋼鐵和其他的異變合金,都是一個很大的數字。
“這件事,朕心裡有數,不顧為了未雨綢繆,還得提前做準備,到時候橡膠廠要建設,後面的配套設施也要跟上。”
崇禎說完,就開始想,橡膠廠到底該放在什麼地方。
那玩意的汙染可是很嚴重的。
最好是放在外面。
“對了,孫傳庭和高傑,還有黃得功,他們計程車兵,現在適應了當地氣候沒有?”
水土不服。
崇禎在這些人出兵的時候,心中有想過有這麼一出,準備的藥物,看起來還算管用。
沒有人因為水土不服死亡。
那就是勝利。
“經過了半年的休整,都緩過勁了,南居益南大人也已經到了澳門,正在修建出海口和通往外面的官道。”
李定國翻出了手中的一份公文,看了看上面的回覆說道。
“這樣啊。”
崇禎聞言站起身來,在屋子裡走了兩個來回。
突然轉身問道:“大明的官員儲備還有多少人?我記得,半年前的孟津決口之後,可是鍛煉出了不少的官吏的,能不能抽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