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線上的袁崇煥他們的手下,就開始有序的撤離了,同時帶走的不但有大量的物資,還有這朝鮮的當地子民。
人口在此時此刻,也是一種最有用途的資源。
“大明的人撤了。”
“那,接下來咱們還需不需要和大明重新建立聯絡?”
“怎麼,還想從大明的身上,要點東西回來?”
“這不是打了這麼長時間的仗,窮了嗎。”
“······”
他們還是曾經的那種想法,不管是遭受到了攻擊,還是受到了委屈,只要去了中原,中原的皇帝絕對會給他們一個滿意的答覆。
其中的錢財,絕對是少不了的。
對此,他們很自信。
也很期待。
就算是之前,孫傳庭已經把他們打得連門都出不了。
很快,就在自己門前的事情都還沒有處理好的情況下,就開始琢磨著派出誰去出使大明瞭。
**
寧錦的那一段路,大明修建的時間已經很早了,就算是建設時期,條件艱苦,也一樣的貫通了關內和關外。
一群群的隊伍,不斷的從關外,往關內走去。
其中有穿著獸皮,滿臉好奇的建奴們。
也有戰敗的那些被俘虜的建奴士兵們,更有曾經叛逃到了皇太極的手下,做了滿人的奴才的叛臣們。
形形色色的人,都在無聲無息的走在這條路上。
相對來說,這些叛臣們,回家的路並不好走。
年紀大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他們忽然間想要臉皮了。
很奇怪,給人做奴才的時候,他們覺得是理所當然。
可在皇太極戰敗身死,被俘虜的時候,卻又要求俘虜的待遇,而且他們是文人,可不能和那些粗人走在一起。
各種道理說出來,不但振振有詞,還會讓許多人都覺得,禮儀之邦,似乎就應該展現出自己的禮儀。
好在,在最後關頭,李過還是沒有同意。
沒有第一時間送去工程隊,就在瀋陽附近修路,就已經很不錯了。
還要多好的條件?
“咱們會合韓爌老賊一起去工程隊幹活嗎?”
本就是該死的一群人,在最後的關頭,卻因為自己怕吵鬧,最後還是活了下來,裝死對他們來說,簡單的很。
等到仗都打完了。
一個個的又爬了起來,乖乖的被人俘虜。
此時說話的就是施鳳來。
歲月在他們身上的痕跡,越來越明顯,出關的時候也算白白淨淨,就是進了一段時間的工程隊,似乎也沒有遭到多大的劫難。
吃的不是很好,卻也沒有把他們餓著。
然而出關之後,最早的一段時間,生活和待遇都還不錯,等到他們拿不出像樣的治國本事之後,一切就急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