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免除徭役是真的,就在城門口經常貼告示的地方,貼著呢,上面還蓋著官府的印章,這一點不會有錯。”
“你又不識字,怎麼知道對不對。”
“旁邊有人站著不斷的宣讀告示的,就算我不識字,聽總是聽得懂的吧。”
“我也去聽聽,必須聽仔細了,官府的老爺們,慣會給咱們挖坑。”
“得了,你都窮的只剩下一身破衣裳了,官府給你挖坑,能得到什麼?”
“我這個人。”
“嘿嘿,你要是一個黃花大閨女,倒還說得過去,一個糟老頭,官府騙你過去是不是要給你養老?”
一群認說著自己關心的事情。
麻木的臉上,也多了一點叫做希望的光澤。
要說這一天,那一個地方做熱鬧,除了大牢,就是四個城門的告示牌下面了。
人們從一開始的疑惑,到驚訝,再到懷疑。
最後選擇了相信。
不相信不行啊。
總要賺錢養家餬口。
天大地大,自己的肚子最大,就是官府欺騙了他們,可能夠每天混一頓飽飯,他們也認了。
誰叫人家是官。
他們是民呢。
南京城中的大牢裡,人滿為患,所有人都在等著官府對他們的審判,然而,自從他們進來之後,所有人彷彿都遺忘了他們。
不管不問,就是連一口稀粥,都沒有送過來。
都是養尊處優慣了的人,那受得了這個。
一個個的嚷嚷著,囚犯也是人,也有吃飯的權利。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可回答他們的就是,現在沒有做飯的人了,都忙著整理政務,要想吃飯,就得等到第二天的早上才行。
另一邊的馬府,也正在熱鬧著。
不同的就是這種熱鬧卻是幾個人在吵架,各說各有理,互不相讓,若不是都是些文人,怕是已經動用刀槍打起來了。
“還以為大明朝廷,從京師安置過來的能吏有多厲害的,也不過如此,一個治政的方針都沒有,就是打掃衛生,修路,修學校,這些據我所知,原本不是就有人在做嗎?”
馬士英不以為然的說道。
他還以為,會有人請他出山,問政於民的。
誰知道,他把自己當回事,別人卻把他不當一回事。
“這樣不好嗎?讓所有的百姓們都動起來,才不會發生亂子,有了吃的才會安穩。”
姜曰廣認為還不錯。
以前的南京官吏們也想這麼做,奈何就是官府沒有錢,所有的稅收,都是苦了百姓富了士紳和官員。
就是想要賑災,都拿不出一點積蓄,只能像各個士紳們要求捐款。
可最後,捐款是不少,能夠落在百姓們身上的,可就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