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不會不留下來一點,牽制有可能他從陸地上來的大明火槍兵。
劉文秀覺得,除了帶走了東勝堡的物資,還回過頭去了一趟海州,讓他們在攻入海州之後的收穫並不多。
這些都可以判斷出,別看海州的建奴們有著戰馬,比大明多出了很多的機動力量,實際上並不會走出多遠。
對於物資匱乏的建奴。
在很多時候,物資可是要比人還要有價值的東西。
而帶著所有物資撤離的建奴們,就像是揹著包裹背井離鄉的人一樣,能夠走多快?
**
一行馬隊。
沒有沿著太子河的河邊行走,雖然那裡的路走著更舒適一些。
從位置上看,鞍山驛也很近。
卻沒有人前往那邊。
“主子,前面有自稱是長寧堡的人求見。”
多積禮騎在馬上,看著來人,這已經是他收攏的第三批人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自從伊勒慎離開海州之後,原以為自己的權利會得到貫徹,可事實就是,大明的人忽然打了過來。
在很早之前他也打過錦州,打過大淩河堡。
從來都不覺得大明的人有多麼的難對付,所以就帶領著自己的手下,想要給自己積累一點軍功。
然而,在支援東勝堡之後,連續五次的衝鋒,死了差不多一半的手下,才醒悟過來,現在的大明,已經不是原來的大明瞭。
這種他沒有見過的戰船。
讓他所有的進攻,都彷彿是一次兒戲。
就像是一群兔子,在撩撥老虎的鬍鬚,而老虎只是睜開了眼睛,隨意的給了幾巴掌,接著兔子就一鬨而散。
多積禮就認為自己是那一隻兔子,領頭的兔子。
“可以讓他們進入隊伍,但必須實在隊伍的最後方。”
在見識了大明的戰船,他不認為太子河上的那些七拼八湊的水軍,是大明的對手。
而太子河一旦被封鎖的話,他們再受到陸地上的攻擊,想要過河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他是何和禮次子,元配納喇氏所出。初授牛錄額真。跟著四貝勒,也就是皇太極做事,算是皇太極放在海州,和伊勒慎制衡的重要人物。
“嗻。”
親兵領命下去。
多積禮回望身後,沒有和大明陸地上的火槍兵,打過一次就匆匆逃亡,這不是他應該做的。
可此時此刻,又不得不做。
在東勝堡的河邊,死傷太過慘重,實在是無力在守住海州,還不如想漢人兵書中所言:存人失地,來的更好一些。
年輕的臉上多了許多的有仇,他併入如很早之前,他的父輩們一樣只知道勇武,而不知道學習。
可正因為學的東西多了,才能夠從一些微妙的地方,看出大清的實力,根本就不像是盛京傳出來的那樣強大。
連續幾次攻打大明失利之後。
損失的元氣還沒有補上,就被大明進攻,他很是憂慮,往後的大清,又該怎麼面對強大的大明。
“主子,後面的奴才快馬來報,說是大明的軍隊,已經到了海州,人數不清楚,為了確定這個訊息,已經死了十三個好手了。”
正在思慮的時候,多積禮忽然被前來彙報身後大明情況的親衛打斷。
“果真不出我所料,吩咐下去,不需要靠近大明計程車兵,據說大明有千里眼,能夠看得更遠,你們不是對手。”
武器不必過,就連偵查敵情的斥候,顯然也比不上大明。
這仗就沒辦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