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的方法是對的,而是皇上的方法是對的,用皇上的話說,只要學會給人以希望,那些人就會回報以忠誠,對大明的忠誠。”
劉文秀視察者官道的修建情況。
一邊走,一邊說道。
旁人很難理解這樣的想法,他其實一開始也不理解,然而事實就是不需要他去理解。
劉文秀親眼看著張國維張部長是如何行使這一套辦法的。
也是怎樣看著這一套辦法,產生的巨大作用的。
此事不過是搬了過來而已。
“治國是們大學問啊,以前若是······”
李邦華又想起了以前。
只是剛剛說了一半,就恍然過來,以前若是這麼幹的話,人早就跑光了。
“此一時彼一時,那時都是徭役,可沒有發工錢這一說法,更何況就算是朝廷真的發錢了,你認為那些錢會進誰的腰包?”
劉文秀嗤之以鼻。
越是瞭解以前的大臣和官吏們是個什麼鳥樣,就越是明白如今的整個朝堂,乾淨的是多麼的不可思議。
李邦華張了張嘴,就是想要反駁,也找不到站得住腳的理由。
還記得,他第一次聽說朝堂上的大臣們,都因為貪贓枉法被關押了起來,然後被送去修路了。
‘斯文掃地’這四個字,當時在他的口中可沒少唸叨。
為此還覺得是皇上刻薄寡恩。
到了第二次整個朝堂又換了一遍之後,心中的鬱悶可想而知。
在他一位,整個大明要亂了的時候,卻發現,少了那些朝堂上所謂的大臣們,老百姓的生活,反而過得更好了。
大明不但沒有亂。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反而是有了一種浴火重生的樣子。
可這就讓他更加的鬱悶了。
曾經以為自己很重要,事實上,少了自己會更好,為此他還在自己的書房精心了好幾天,寫出來的“靜”字,都夠裝一車了。
“權利這種東西,最是腐蝕人心,現在你看著朝堂從上到下,都清如鏡廉入水,可要是過個十年八年再看,其實還是沒啥變化。”
李邦華瞠目結舌的看著身邊的年輕人,他自己都覺得自己夠大膽了。
沒想到面前的劉文秀更加的大膽。
這可真敢說。
因言獲罪是沒有了,可要是被有心人聽了去,仕途還想不想要了?
“別這麼看著我,這都是皇上說的,你以為我真有這麼大的膽子不成?”
劉文秀沒好氣的瞪了李邦華一眼。
在來時的路上,他可是沒少在此人身上做工作。
可得到的都是端著架子,很少理會他,更不要說的兩人之間深入的談心了。
然而,真正的開始乾貨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