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州城。
在以前叫做蓋州衛,邊上的海灣叫做蓋州套。
後面一點還有個熊嶽驛。
可惜的是,熊嶽驛已經被荒廢了,人少食物不足,還經常斬亂的地方,可不是一個能夠讓人休養生息的好地方。
一條寬闊的官道,筆直的通往了蓋州城。
眼見著人煙稀少的地方,麻木的一群人漸漸的有了一種活力。
幹活的人,每一天睜開眼睛,就是出門看一眼外面支起來的大鍋,有沒有冒著熱氣。
只要那口鍋還在。
他們的眼中希望就還在。
經過了很長的時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生活,現在所經歷的一切,他們都格外的珍惜。
“現在我宣佈一件事情,就是這條路建好之後,就要建設住房,表現好的人可以分到一處住的地方,而到了那個時候,有住房的人出來幹活,官府可是要給錢的。”
一群正在幹活的人,都突然抬頭看著這位身穿奇怪官服的人。
以前此人經常來,可每一次都是來分配幹活的位置,然後挑出一些幹活不老實的,等著以後餓肚子。
另外就是檢視工程的進度和質量。
而唯獨這一次說出來的話,讓麻木的人群,先是茫然,然後漸漸的眼神熱切了起來,到了最後就是一聲高高的歡呼。
反應遲鈍的人們。
總算是意識到,自己現在乾的活,就是以後自己能夠拿到工錢,還能夠有房住的保障。
房屋這種東西,他們不稀罕。
可工錢他們就他了解了。
曾經這裡還有人氣的時候,商路也不算絕跡,那都是有可能買到自己所需的東西的。
只是兩年的大戰,讓這裡成為了一片死地。
若不是還能夠產出一點海鹽。
早就養不住多少人了。
在歡呼聲中,此人滿意的走向了下一段路段,繼續重複著同樣的話語。
而重複的意義,就是讓更多的清楚,明白,生活會好起來的。
現在是有工錢,有房子住。
以後還可以娶媳婦,生孩子,傳宗接代。
監工的沒有用鞭子,卻發揮出了比用鞭子更有效的方式,那就是給出希望。
說實在的,都沒有人守著,這些幹活的人若是想要跑的話,也很容易。
“你的方法是對的。”
李邦華曾經做官的時候,也是發出過徭役的。
那時只要沒有人守著,偷懶的人多得是,還有些熬不住的跑掉的,逮捕都來不及。
可到了復州,蓋州,在劉文秀的堅決執行下。
沒有士兵看守,也沒有監工拿著鞭子威懾。
可出了一開始有人逃跑之外,就再也沒有人出逃,哪怕是早就跑了的人,最後也都乖乖的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