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的淡水灣。
戰船遮天蔽日,旌旗飛揚,海鷗掠過船桅杆,留下一連竄的鳥聲,振翅遠去。
靜止的艦隊,也有著一動不動的美感。
鄭芝虎分出了兩路人。
一路給張國維區訊息,要求修建一個大港口。
另一個則是給張春和李長庚的訊息,詢問是不是需要海上的幫助,軍功誰都稀罕,鄭芝虎也不例外。
“將軍人來了。”
一直透過望遠鏡,看著牙山計程車兵,從桅杆的瞭望臺上,高聲喊道。
此時沒有開炮,自然也就用上了喊話這一技能。
“備小船,上岸。”
牙山,為膠東高山,因其三峰聳立,形如鋸齒而稱“鋸齒牙山”。
四周群峰矗立,餘脈連綿起伏。西有大澤溝頂、石山、松山、老虎窩、老虎頭、老寨頂、孤頂、笸籮箱頂、玉皇頂等;東有崖犬嶺、馬山、望母頂、英靈山等;北有水仙頂、老鷂窩、清香崮、和尚頂、老廟頂、趙樹頂、小天等。
山間修路本已經很難了。
現在還要修建碼頭,材料給的運輸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牙山地域土壤瘠薄,人口稀少,在很早之前,幾乎都是在別的地方活不下去的人,才會跑到這裡來定居。
不過,現在船隊來了。
一切都會不同。
“這地方的石灰岩不少,不但可以建設水泥廠自給自足,還能夠銷往外地,也算是給當地的百姓們,找一條生活的出路。”
張國維沒有親自來此,年歲已高,也經不起車馬勞頓。
他帶出來的人也不少,剛好在廉州府,就有他的人手。
碼頭是必須要修建的,之前因為沒有必要,只做了規劃,並沒有辦有限的人力用到修建碼頭上面。
王續介紹著當地的情況。
“其實只需要一個臨時的停靠點就行,打完南越,這個地方的價值也就縮減了。”
上岸之後的鄭芝龍,看了一眼小小的碼頭,這個碼頭還是他們這鄭家上一次,給大明運輸糧食的時候,臨時修建的。
“朝廷有過規劃,這塊地方往後就算不能夠成為重鎮,也可以作為一個連線外面的視窗,瓊州府孤懸於外,有的事情都得早做打算。”
王續接到的公文來此,可不是讓他來應付差事的。
如今大明開始重視海外,沿海的縣城和小鎮,都因為這個原因,擺脫了原來那種貧窮落後,大有翻身做富翁的意思。
“也是,在我的艦隊出發之前,就開始向張將軍他們說了我的意圖,不知道他們需不需要我從旁協助?”
“這個就要軍隊的人來給你解釋了,我一個高建築修建的可不懂這個。”
王續自嘲的說道。
他原來還是王衝的手下,雖然只是一個什長,也沒有多少機會拿到戰功,也就陪著許直在古文口,打了一仗之後,勉強撈了一點戰功,原以為自己的春天就要來了。
誰知最後給他們的命令,就是要求立刻轉業。
儘管他這次來廉州府,做好修路和修建碼頭的事務,就可以出任廉州府的知府。
可到底是離著京師越來越遠了。
最近聽說,王衝上將軍,
(本章未完,請翻頁)
已經乘船去了海外開疆擴土去了,他卻只能望洋興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