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把向上的財富,透過官府設定的律法,讓其開始向下流淌,從而形成一個財富流通的理想狀態。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說的也就是這麼一個意思。
道理行得通,可又有幾人能夠做到?
“朕,擬定一個遺產稅,增值稅,還有房產稅,不知諸位有什麼看法?”
此地既不是朝堂之上,也不是在文淵閣中,更不是在皇上的御書房。
就在這麼一條,看起來還很乾淨的大街上。
旁邊就是人來人往,也有好奇心特別重的,在路過的時候,不斷的回頭看著。
大明是不禁止人員聚集,可像崇禎出行,身後跟著這麼多的人,也只有在平時一些工廠聚會時,才會出現。
聽著崇禎,連續出口了幾個稅收方案。
所有人的心頭就是一跳。
在許多時候,治理一個國家,最難的不是打仗,而是稅收。
特別是在承平時節。
這種狀況最為明顯。
“皇上高瞻遠矚,臣等不及萬一。”
冷場了片刻之後,朱繼祚不得不站了出來。
一開始出風頭的時候,跳出來很快,現在皇上需要臣子想法的時候,也而不應該拖後腿。
重要的是,朱繼祚的身份,就是政事顧問。
朱繼祚不敢有任何意見,向著商人們,肯定是不對的,皇上要給他好看,可要是想著皇上,他不確定,商人們背後的那些朝廷大員,是不是會給他難堪。
都說士農工商。
商人的地位最低,排在了最後。
可實際上呢?
錢財可以役鬼通神,排在那個位置上,都不損這一個階層的人,半點權利和享受。
“臣也一樣。”
範景文立刻打蛇隨棍上。
應和著朱繼祚的說法。
他就算是再有急智,此時此刻,也想不出比朱繼祚更好的應對方式。
有了前兩人的帶頭,剩下的人,也都說著同樣的話。
“臣也一樣。”
“臣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