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
崇禎的推斷沒有錯。
荷蘭只是叫的歡快,實際上想要出兵攻打楊國,還真的沒有多大的可能。
更不要說,身邊一個英國,正在虎視眈眈,還有訊息傳出,英國為了這次備戰,已經從楊國和大順訂購了不少的戰船。
而使用過這兩個國家戰船的荷蘭人,最有發言權。
皮實,耐用。
雖然上面的火器被拆了下來,安裝的都是他們荷蘭的火器,可其他方面的效能是無可挑剔的。
就這,還私底下,向楊國和大順,進行了不為人知的訂購合同。
為的就是和英國人拼一拼財力。
軍事競備嗎?
崇禎很熟悉,只是沒想過,在這個時代,已經被人給玩了出來。
被派往英國去的人,是怎麼說的,崇禎不清楚,也不想知道,可結果很明顯,楊國和大順又一次跟著受益。
在到了年底的時候。
俄波戰爭第一階段的結果也出來了。
俄波雙方於1656年11月3日,在維爾紐斯附近的涅米扎簽訂停戰協定,聯手投入對瑞典的戰爭。
於是瑞典就站在的風頭浪尖。
崇禎在聽到這個小國家,巨大的戰鬥力時,心中也是驚訝不小。
於此同時,他還聽說了,大明給瑞典私底下援助了不少的物資。
為此算是發了一筆戰爭財。
轉眼,崇禎就在楊國居住了一年。
隨著大明商人們的強大,也開始有商人們聯合起來,組成了一個叫做「政事評議會」的組織。
還花費鉅額的財富,組建了一支屬於商人們的武裝力量,其中大多都是大明的軍隊,退役下來的人。
戰鬥力不容小覷。
在崇禎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已經到了崇禎三十年(1658年)。
「哎···朱慈烺難辦了。」
崇禎已經能夠想象得到,此時的朱慈烺是有多麼的忌憚這些商人們,也可以想象得到,若是朱慈烺的手段太過劇烈的話。
會發生怎樣的大事。
於此同時傳來的還有崇禎二十九年(1657年),龍門山曾爆發了有記錄以來的6.2級地震。
死傷雖然很慘重,可在崇禎認為,他留下來的那一套賑災辦法,絕對能夠把損失降低到最低。
同時大明在試探著,打了一次更西邊的帖木兒,由於距離太遠,後勤補給太過吃力,雖然戰爭打贏了,卻沒啥大的收穫,只能暫時歇兵,換另一個地方試探。
轉眼就到了崇禎三十一年的的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