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崇禎的瞭解,王衝算是所有諸侯王之中,最有話語權的。
眾人滕文,也都是目光閃爍。
誰也不知道,其他人心中到底想的是什麼。
只是整個屋內的氣氛,瞬間輕鬆了許多。
這些諸侯王,怕的只是崇禎,可不是一個隨便改變政令,胡亂發出命令的朱慈烺。
「太上皇現在還在南越,將要要翻閱十萬大山,踏上大明的土地,咱們知道太上皇不會多管大明的事務,可那些底下的臣子,官吏們可不明白太上皇的心思。」
孫傳庭似乎又想起了,當年他出京師,一路清理袞州時的場景。
儘管現在的大明,還沒有爛的如同當年的官府一樣,可其中還是有些心術不正的人,也是有一些的。
只是平時潛藏的很深。
要是被崇禎嚇唬這麼一下,或許會自首也說不得。
「哈哈,那咱們就看看吧,看看太上皇這一路走來,到底會跳出多少跳樑小醜。」
洪承疇當年是被崇禎敲打的次數做多的,對於這位曾經力挽狂瀾的皇帝,是打心眼裡的懼怕。
即便是崇禎只是閒逛,他也不敢有一絲大意。
算是一種特殊的對崇禎的尊重吧。
「哎···這和歷史上,秦皇巡視天下,何等形似,再有心思的跳樑小醜,都得安安靜靜的當他的大明子民。」
可不是。
雖然崇禎已經不是大明的皇帝了,可威勢在離開大明這麼久了,依然是無人能擋。
作為最後拿到封地的劉世勳,也最清楚,崇禎對大明的掌控到了何種程度。
「不說這些了,皇上當年在還很年輕的時候,就放棄皇權,不過是想給後來者做出一個好的榜樣,雖然風險很大,可也是唯一的一種,能傳承千年的辦法。」
王衝說著崇禎當年和他商討過幾次的事情。
一個人的大明,總是不保險的。
若是皇帝昏庸的話,敗起家來可是再大的家業也遭不住。
可惜的就是,現實總是很離譜,對一個國家,創傷最大的不是那些昏庸的皇帝,而是那些很聰明的皇帝。
昏庸的皇帝,知道自己的本事有多大,會在自己享受的時候,全力維持整個國家,原來的那種制度,乃至律法。
可聰明人就不同了。
他們會覺得不甘心。
不甘心一輩子都停留在前人的功勞簿上,被人說是混吃等死的。
而剛好現在的大明新皇朱慈烺,就是聰明的過頭了。
能力足夠。
人也不笨,所有的道理也都明白。
可都抵不過一句「平庸」的評價。
所有人再次響起了崇禎,給他們講過的那種偏心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