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山腳下,遊人如織。
流動的小商販們,也都在沿途叫賣。
“朕看到這些大明子民們,現在也已經有閒心情,四處看看大明的大好河山,心中就明白,往後沒有人想著會去破壞這樣的地方了。”
海外的物資,不斷的湧入大明。
即便是許多已經探查到的礦產資源,也完全可以暫時放下,不用去開發出來,賺取更多的利益。
而緊密的交流,也讓大明的運輸行業,發展很是迅猛,再也不是朝廷一家獨自支撐的局面了。
短短的一年時間啊。
就讓一些商人們,覺醒了一些很奇怪的辦法。
崇禎有時候回想起來,要是在他登基的時候,整個大明就是這個樣子的話,怕是朝
(本章未完,請翻頁)
廷上的那些混賬大臣門絕對活不過成年,就會死於非命。
研究的越深,崇禎就越發現,儒學和商業,以及科學,居然在某些地方是背道而馳的。
這就讓人很受傷。
周皇后陪在了崇禎的身邊,沉靜的看著周圍形形色色的人。
她出過很多次皇宮,也是瞭解過民生疾苦的人,自然明白,大明有現在的局面到底有多麼的不易。
而對於這一次遷都之後,李定國十年之期的內閣首輔時間,也已經到頭,只能去往別的州府任職知州。
目前接任李定國的居然是從房山縣出來的一位小知縣馬懋才。
人的一生,實在是很神奇。
從一個小知縣,一路上做到了建州的知州,這種本事,在整個大明都是少有的存在。
畢竟,在儒學已經退出科舉制後。
還有這麼一個因為八股科舉,而走上現如今這一個朝堂的人,都是一個奇蹟。
“馬懋才的十年,不知道又會給大明帶來什麼。”
周皇后已經看不懂現在大明的發展狀況了。
就是手中那些一直都還在繼續盈利的工廠,也已經進行了好幾次的擴建和升級,當年的管理層,也都現在成了中流砥柱。
不少人都跳槽到了地方上,做起地方上的官吏。
“看下去就知道了,不過這次回去之後,就得讓太子好好的學著怎麼治理朝堂了。”
崇禎最後看了一眼華山。
扭頭邊走,邊走邊說道,可卻讓周皇后心中一驚。
她弄不清楚,皇上對著她說這話,是為了試探她。
還是真的想要朱慈烺,繼承大明的皇位。
不過見到皇上沒有繼續說下去的意思,也就不敢多加詢問,在這種節骨眼上,她作為皇后,還是不要輕易摻和的好。
崇禎二十一年(1649年),太子監國。
皇上則是帶著自己的皇后和妃子們,在大明的各處景點,隨意的遊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