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島的抵抗,比孫傳庭想象中的更加強烈。
作為五島的大名,五島盛利寬永十一年(1634年)之時,也就是崇禎七年的時候,就已經基本掃除了藩內的其他勢力正式確立了藩主權威,並確立了長子繼承製,消除了其他勢力的野望。
一個凝聚力很強,又有著海路財富的聚居地。
其武力的強大,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好在,原本鑑於江川城被焚燬,五島盛利在藩內修建了新的藩廳,即石田陣屋,不過作為城主大名,福江藩應該是可以築城的,所以陣屋修建完成後多次向幕府申請希望可以將其擴建城城池,只可惜一直未能得到允許。
若不然,攻打起來還真是有點麻煩。
畢竟,大明打下扶桑,是要作為皇子的封地的,一片打的稀碎的土地,其價值也是大打折扣。
也就五島盛利去世很及時。
家督之位由其長子五島盛次繼承,由於其自幼便體弱多病,繼任之後一直在江戶靜養,無法進入福江藩處理藩政,所以他把藩政託付給弟弟五島盛清代。
這就造成了一種很奇怪的現象。
兄弟兩人經常意見相左,矛盾也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平時有矛盾到也沒什麼,可在有人來攻打他們的時候,這種事情就成了致命傷了。
孫傳庭的進攻,覺得有點吃力,不過是為了避免更多的,拉到此地的商人們的安全罷了。
只要不是拿起武器向著他計程車兵的人。
都可以簡單的認為是平民。
好在,這一次來的都是老兵,無論是戰場紀律,還是戰鬥經驗,都是一等一的豐富,一手連擊步槍,可以讓任何敵人都衝不到自己的身前。
有著巨大技術差距的火器。
還真就不是一群只知道拿著武士刀的人,能夠抵擋的了得。
以有心算無心,扶桑在想著繼續攻打朝鮮,而大明則是直搗黃龍,直接打到了扶桑的本土上去。
兩著在一開始的戰略意圖,都不一樣,雖然也時刻防備著大明的突襲。
可到底是沒有料到,大明如今的戰船速度,可不是一般的船隻能夠比的上的,另外一點就是,運輸船的容量,也比以前的那種運輸船,大了不少。
“五島是扶桑最重要的一個交易港口,不過看其中的交易量,似乎還不如新開的松江府口岸。”
遠遠的看著,船來船往,實際上一算賬,根本就沒有多少利潤可言。
趙景麟有點想不通,就這一點稅收,能夠讓扶桑發展起來?
想必,其子民過的生活,應該很艱難才對吧。
“扶桑小國寡民,物資其實並不豐沛,之前的稅收,能夠讓他們小賺一筆,不過是我大明一直都在海禁,現在大明也進入了這種海上盛宴的瓜分,自然相應的,扶桑的份額就會因此減少。
畢竟,能夠從大明直接運輸走的貨物,為何要中間隔著一層,被別人賺一次錢呢。”
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孫傳庭雖然不是商人,可也見過不少商人們,到底是怎麼玩的。
不外乎低買高賣。
在沒有選擇的時候,自然是要捏著鼻子認了。
可現在大明一口氣,開了好幾個通商口岸,若是可以的話誰還會特意跑到這裡來進貨?
(本章未完,請翻頁)
按照孫傳庭知道的那些商人習慣來看。
海上還有來往的船隻,應該都是來賣貨的,這種情況據他了解,應該持續不了多長時間。
其中涉及到的一些關於金融的專業知識,他反正是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