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幾百年都在學習朱程理學,並且發展到極致的時候。
人家扶桑已經開始向海外的其他國家學習能夠讓他們壯大的知識了。
若是不崇禎皇上建立了道院,重新把手藝人,還有一些雜學家都集中到了一起搞研究的話,此時的扶桑在數算、冶金、紡織、醫療、國民識字率和火炮製造等方面早已經先進於明朝多年了。
邢氏佩服的人不多,除了她的男人高傑外,也就只有崇禎了。
崇禎不但給了她們女人可以入朝為官的機會,也給了更多的人一口飯吃,還有上學的進一步教育。
至於外間的風流韻事,那都不是事。
每一個有身份,能夠拿起這份卷宗的人,看過邢氏指出的那一段文字之後,都是面色大變。
他們一開始,都是奔著扶桑的一些軍事,經濟,漏洞去看得。
這一點一開始都被忽略掉了。
可再次看到之後,心中就是一涼。
大明弄出來的免費教育,才多長時間?
人家扶桑已經從明神宗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就已經開始了,整整領先了大明二十幾年。
這說明,人家扶桑國雖然小,可一直都在進步,一直都在求變。
只有大明,連對付一個小小的建奴,都吃力的使出了吃奶的勁。
若不是有了道院。
有了火器的話。
勝負還真的很難說。
崇禎拿過卷宗,仔細的看了看,心中長嘆一聲:難怪這個國家,在後來會這麼厲害,人家一開始就已經拋棄了儒學這一學派,專心的學習了海外的另外一些可以使自己強大的知識了。
雖然目前看來,還只是初級階段。
可人才都是一步步積累的,只需要繼完善下去,想不強大都難,不像他,可以用開掛的方式,來瞬間提高大明的經濟,軍事,乃至於科技。
所以,扶桑更加要打。
還需不需儘快作出決定,免得拖得久了,出現了其他的意外變故。
從而給而來扶桑更長久的發展機遇。
“咱們要抓緊時間了,扶桑一直都在緩慢的變強,誰也不知道,這個小國家,什麼時候忽然就超越了大明。”
崇禎一拍桌子。
討論了這麼久的時間。
都只是在談論各方的優劣,出兵也只有幾個方向,初期能夠形成戰鬥力的,也只有水軍。
登陸作戰才是在考驗攻堅和後勤力量的事務。
“李定國,晁剛,通知下去,南越已經打下來之後,暫停繼續征討其他的國家,咱們現在的對手,就只有扶桑,只有打下了這塊地圖,大明才可以放心,去更遠的地方開疆擴土。”
崇禎已經決定不再等了。
剛剛的商討,已經說出了三個可行的方案。
崇禎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就是,握緊拳頭,打擊在一個地方,從而站穩腳根向四面開花式擴張。
這麼做的好處就是,只需要顧忌一處。
免得進攻的路線多了,顧此失彼,反而讓自己被扶桑的人,各個擊破。
(本章未完,請翻頁)
至於建州,梁州這些地方,崇禎知道李過和盧象升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要多加干涉。
也就已經快要不聲不響的打到鄂爾渾河上游的洪承疇,就不得不讓他放緩進攻的腳步了。
“晁剛,給洪承疇去封信,就說暫緩繼續擴張,穩住當前的局勢,現在給他一個機會,讓他和孫傳庭商量一下,進攻扶桑國的路線。”
晁剛心中琢磨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