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從他哥哥明熹宗朱由校的手中,接手的的大明,就是那個鬼樣子。
貪贓枉法的事情比比皆是,還沒辦法派人下去清理。
在原本的歷史軌跡當中,誰也不知道派去的人是和犯法的人同流合汙,還是兩個派系不同從而落井下石。
雖然都是一丘之貉,可都想站在別人的道德制高點上,指責別人犯下的過錯,最後輪到他來辦理的時候,只會比前者更狠。
在被清理過後的雍州和冀州,乃至於朝堂之上,目前看來還很乾淨。
有著兩撥人的人榜樣在,這個可比殺人更加誅心。
死了好歹還能混一個好點的名聲,活著才是最受罪的,一批人現在已經成了叛臣,據一些訊息路子野的人說:混的還不如在大明修路的罪臣。
可再回頭看修路的那些罪臣,整個大明的路可是無窮無盡。
誰知道何時才是個頭。
而且還是帶著全家去修路,只管溫飽,沒有任何的工錢。
至於生老病死,也就各隨天意了。
這樣慘烈的教訓,雖然崇禎沒有特意的宣傳,可比任何一種寫在書本上的,喊在口中的口號,更加讓人畏懼。
畏懼於自己一失足,整個家就會墮入深淵,也畏懼於不想失去現在高俸祿的生活。
不錯。
在崇禎提高了大明官吏的俸祿之後。
這樣的貪贓枉法事件,也才漸漸的少了下去,或許以薪養廉,再加上嚴苛的律法,還是很有用的。
現在的一萬金元,可就是以前的一百萬兩白銀。
往上數幾個朝代,一百萬兩銀子都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在崇禎剛剛登基做皇帝的時候,整個大明的稅收才多少。
就不難看出,崇禎現在到底聚攏了多大的財富。
這還是兩州的經濟狀況,眼看著最多再有兩個月的時間,就能夠穩穩地拿下袞州,就有事一個巨大的稅收來源。
不過相應的糧食負擔也在加重。
畢竟袞州大部分都是種棉花的,糧食的種植也有,可也不算很多。
所以在劉世勳聽到要給自己一萬金元的撥款時,心中的興奮就可想而知,在他們的俸祿還不足一枚金元的時候。
那會想過一萬是個什麼概念。
“臣,必將訓練出一隊縱橫四海,所向無敵的水軍艦隊出來。”
鏗鏘有力的承諾,讓劉世勳年輕的臉上,多了一層責任。
他早就聽說過皇上對於軍隊的建設是不遺餘力的,可耳聞總沒有前言看到更加實際。
儘管許多地方的年輕人,都以加入軍隊而榮耀,可實際上過不過時為了一口飽飯,一點不算微薄,剛好能夠養活一家人的餉銀。
加入水軍之後,被淘汰還不想走的那些人,更會為了貪的一份更高的糧餉哭的稀里嘩啦。
劉世勳一開始也是這樣想的,可在見識過了大海的遼闊之後,這樣的方法就變成了征服大海,
然而這一切都得一個強大的國家,才能實現他這個願望。
崇禎看著面前的年輕人,和他的年歲相差彷彿,。
若不是他這一世是皇帝,還真沒有劉世勳這樣的偉大理想,該說這個時代的大明,在民間確實集聚了不少的能人嗎?
可最後不是便宜了大清,就是死於戰亂之中。
想要在大明綻放出自己的精彩,都已經不可能了。
“好,朕就等著你名揚四海,青史留名。”
崇禎嚴肅的回了一個軍禮。
在這何種嚴肅的問題上,他也收起了平時的隨意,更是給出了一個對於年輕人有夢想的肯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