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以為律法上面要解決,宣傳上面也要跟上,可以把這件事攜程一個真實的事件,然後刊登的報刊上,最好讓百姓們討論一下,這樣一來,法不責眾也可以被另一群眾人,給壓下去。”
駱養性知道這件事的時間已經很早了。
不是他不想幫忙,也不是他沒有把這件事送到皇上的案頭。
實在是最近的事情太多,崇禎根本就沒有來的及看,只等到王承恩前來求援,才記起來自己的御書房,還有不少的奏章沒有處理。
而在皇上沒有出聲的時候。
如今的錦衣衛可是沒有執法權的。
打探訊息他們沒問題,解決辦法就一籌莫展了。
說實在的,要不是他們錦衣衛從旁協助,怕是田守新現在已經暫時蹲進了大牢,以此來躲避風頭呢。
“好,這個辦法好。”
崇禎本來面無表情的臉上,立刻是喜笑顏開。
他都差點忘了自己還有報刊來宣傳。
這個本來就是他第一時間能夠想到的解決辦法,卻被這個時代的人提了出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不是他蠢了。
只怪他沒有這方面的經驗。
上輩子在網上水群的時候,他都是看熱鬧的。
當然,這也是他對自己的形象不怎麼關注,整個大明的引導,也都放在了關於科學和軍事這一塊。
最多就是最近的湖廣賑災。
要不是文淵閣中的人多,他非得給自己一個耳光不可,最艱難的一個環節已經解決了,剩下的看來似乎也不是很難辦。
而站在一旁傾聽的王承恩心中一陣激動。
原來還有這麼多的辦法,來解決他們遇到的麻煩,只是需要更多的部門配合才行。
不過這都不是事。
只要有解決辦法,總好過他們派人前去打官司。
民間的訟師他算是見識過了,比許多官吏們都要懂得大明律,說起來頭頭是道,關鍵是在大明律中還能找得到最符合的條款。
這就讓他瞬間無語了。
若不是時代變了,又怎麼可能有老百姓敢碰瓷,或者說敲詐官府的勾當?
真當官字兩張口,是不會說話還是怎麼地?
崇禎看到公孫明,姬辰,張小二三人正在交頭接耳的小聲交談著。
當駱養性說完之後。
就見公孫明做好的隨時說話的準備。
等了一會,見沒有人繼續說出自己的意見,公孫明才緊張的道:“皇上,臣···臣覺得,這件事發生起來,也可以算是一個關於經濟的問題。”
崇禎一怔。
他還是第一次聽說,道德上的問題,居然可以扯到經濟上。
不過他現在可不敢小看古人的智慧。
或許人家還真有不同的見解呢?
隨便否定,可是會引起尷尬的。
別說崇禎驚訝了,就是李長庚和駱養性都很是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