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詞造句,沒有一點優美可言,都是大白話,這個確定是大明律?”
劉香也不是沒有知識的人。
第一眼看上去,就覺得自己的軍師林宜豐被人騙了,可想到騙他的人居然是大明的將軍,這件事有覺得很詭異。
“看書,看書。”
儘管林宜豐也覺得這本大明律有問題,可總不能承認自己真的被騙了吧。
然而,在看書的時候們心裡還在嘀咕著:難道大明已經沒有多少識字的人了?不是每年都有不少的進士嗎?怎麼連最基本的八股文章都不用了?
連續三個疑問在腦子裡迴響。
可看著看著,林宜豐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不是整本大明律艱澀難懂,而是太容易看明白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描述的每一條律法都很詳細,以他的經驗來看,根本就看不到死角。
就是想要摳字眼,從當中找到漏洞,怕都不是一般人能夠辦到的。
只看了幾頁,林宜豐感嘆道:“這本大明律實在是···實在是···”
“是什麼?我看就像是那一個老農突然識字了,然後坐在屋子裡編寫出來的,除此之外就是大明的文人都死絕了。”
劉香還沒有看明白這本書最重要的地方。
習慣了之乎者也,也習慣了各種詩詞,各種八股遣詞造句。
忽然看到這麼一杯白開水。
除了不燙嘴,能解渴之外,沒有任何的一點學問上精彩的東西。
事實上,在這本書出來之後,被許多的文人都在明著暗著的批評,除了水字數,還是水字數。
都知道皇上喜歡看水文的文章。
沒想到這麼嚴肅的大明律,居然也都全篇是水文。
沒有借古喻今,也沒有一些明確的案例,整個乾巴巴的文字,不但不華麗,還不繞口,更沒有那些可以左右解釋都有理的文字陷阱。
完全沒有體現出漢字的博大精深。
而這樣的大明律,也就無法體現出,官府斷案的技巧,更不可能有哪一個神奇的案子,會被流傳出各種各樣的故事。
林宜豐眼神奇怪的看著劉香。
“怎麼了?我說的難道不對?”
劉香一陣遲疑,然後又多看了一眼大明律,心中暗道:確實是他想的那樣子,沒錯啊?
“編寫這本大明律的人才是個大才啊,古往今來的第一大才。”
林宜豐的好學,不但在詩詞歌賦上面,他對於外面,像:荷蘭,西班牙等地方的文學也很有興趣。
正是因為有興趣,他有幸看過當地的一些律法。
簡單的有很多。
艱澀難懂的也不少,可沒有一本律法,會像大明律一樣的神奇。
“啊,我聽不懂你說的什麼,這樣的律法,我一天就能寫半本書,你居然說編寫大明律的是大才,該不會是糊塗了吧?”
劉香在這一刻,覺得他和林宜豐看得就不是同一本書。
然後不服氣的又拿起繼續看了下去,他就是想要找到一點問題,以此來證明劉香說的一點都不對。
可在林宜豐的模糊提醒下,劉香再次看去,就立刻發現了其中最巧妙的地方。
自己這樣學問不深的人,都能夠把大明律這種艱深的書籍讀懂,那麼整個大明會有多少人讀的懂這本書?
到時候自己犯沒犯法,可都是書上寫著呢。
縣老爺要是判錯了,自己也能看到錯在了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