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勳先說了一點朝廷對鄭家的定性。
明白鄭芝龍他們是海盜出身,為了打消其中的隔閡,可不能真的把一位在海上叱吒風雲的壬午。
當成了隨意拿捏的笨蛋。
從這一點來說,劉世勳的腦子還是很清醒的。
鄭芝龍一愣之後,立刻就提著長衫,將要向著京師的方向跪下。
“哎···哎···,這個可要不得,現在的大明可沒有跪拜禮節了,另外你要是真心的想要感謝皇上的話,只需要遵守大明律就成。”
劉世勳伸手扶著將要跪下的鄭芝龍。
無論如何,現在已經經過了變法,不行跪拜禮,漸漸的開始深入大明的各級官吏當中。
潛移默化的改變,讓崇禎相信,只要時間久了。
總會剔除掉每一個百姓身體當中,被某些學識種下的怯弱和自卑。
(本章未完,請翻頁)
而大明真正的崛起,要的就是這樣的一群自信的少年們,撐起的一個諾大的國家。
皇帝會老。
大臣們也會老。
只要後繼有人,大明就不會老去。
這是崇禎的想法,他沒有在公開的場合說過,可總有一些聰明的人,能夠透過一些細微的改變,看出了皇上的用意。
“這個,我···那個···”
尷尬的鄭芝龍,還在用他之前的那種對待大明官員的方法,審視著現在的劉世勳。
“其實啊,你早就應該去一趟京師了,只有在那裡住過一段時間,才能夠明白大明到底是有著那些深刻的變化。”
瞧著面前這位,和他在海上見到的劉香船隊。
都是一群有能力的人,為何就不能夠成為大明開疆擴土的先鋒軍?
劉世勳隱約的知道一點皇上的想法,反正皇上連反賊都用了,多用一群海盜,也不是不可以。
要是能夠多出幾個能人。
到時候就真的而是“英雄不問出身”的典範了。
鄭芝龍到底是一方實力雄厚的人物。
短暫的尷尬,並沒有持續多久,迅速的就回過神來,笑著說道:“京師是一定要去的,經常聽徐尉長說,京師有多好,這次糧食運輸完畢,就會立刻啟程,到時候還要劉將軍多多擔待一二才好。”
“好說,好說,到了京師,我的名字還是很管用的。”
劉世勳敞亮的說著,根據他的判斷,鄭芝龍和劉香的不同。
就是鄭芝龍容易見風使舵,不過這樣的人他也見多了,並不去怪。
能夠在海上這麼惡略的環境當中生存下來的人,真要當做好人,怕是誰都不會相信。
“對了,我看你們已經裝了十二條船了,還有多少就能夠裝完?”
對於劉世勳忽然轉過的話題,鄭芝龍也跟的上節奏。
“再有七條船就成,福建的糧食,經過了我的收集,實際上也不多了,總要給當地的老百姓們留夠口糧才行。”
劉世勳此時才多看了鄭芝龍一眼,不缺定鄭芝龍說的是真是假。
不過有一點他可以肯定,這樣的做法,皇上聽到是最高興的。
“有心了,這樣就好,可不能餓到了百姓,不然再大的功勞,都會打折扣。”
“劉將軍說的是。”
“嗯,一共是多少萬旦糧食?說好了付賬的,支票我都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