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侷限性,讓袁可立完全弄不明白,崇禎為何要這麼做。
崇禎也看出了袁可立的疑惑。
心中暗道:原來聰明人,也有想不明白的時候。
“朕不想大明以後只有做官的讀書人,還需要有其他各方面的人才,即便是憂國憂民,那也都是他們出了學校的事情。”
崇禎的解釋很模糊。
模糊到袁可立根本不就不明白,憂國憂民那個地方不對了。
晁剛也不是很明白皇上的這個決定,只是覺得,給出這個設定完全就是沒有必要,只能說,武人即便是再聰明,他也比不上文人的花花腸子。
“對了,你兒子袁樞現在還在戶部做郎中,你來到京師的時間不少了,沒想過去看看?”
崇禎很是好奇,袁可立在高陽縣的時候,據他所知那些曾經的門生門生黃道周、祁彪佳、倪元璐、劉理順也都去看望過他。
卻都沒有見到人。
完全弄不懂,這人的腦子是怎麼想的。
原以為是因為迂腐,可接觸過後,看著不像啊。
“兒孫有兒孫福,現在的大明,變化太大了,而我也老了。”
袁可立嘆息一聲,臉上的皺紋都深了一點。
“為了避免老夫的存在,影響了他們的判斷,從而做出錯誤的決定······”
剩下的話不用說出來,崇禎心中就已經明白。
士大夫,或者說儒生治國的時代已經快要結束了。
他們這些學習儒學出身的人,一些想法要是轉不過來的話,那就是一場禍事,雖不至於誅滅九族,可一趟工程隊是跑不了的。
“這個也不影響你回家看看啊,不知道的還以為我把你老人家給怎麼了呢,話說,李長庚可是已經告狀,告到我頭上了,他手下的人不安心幹活,你的責任也很大。”
崇禎可不想管袁可立有多少理由。
從登萊回來之後,就窩在高陽縣,要不是他心血來潮的想要知道遼東以東的事情,還真的發現不了自己門前面有位了不起的人物。
他還記得當年迷迷糊糊登基之後,見到袁可立的場景。
自己迷糊的認為,這又是一位大明的妄臣。
誰知。
時過境遷,那分明是他錯過了一位戰神。
“成,既然皇上開口了,老夫就回去看看,就是給老夫準備的院子,可不能收回去。”
袁可立思索了一下,很快就做出了決定。
要是家中待著不舒服,他還會回到皇上給的院子裡被人伺候著。
“······”
崇禎無語良久,才幽幽的說道:“那都是錢啊。”
“皇上是缺錢的人嗎?”
袁可立眼睛一瞪,下巴一揚,認真的問道。
一路來到京師,沿途不知道少人把崇禎當財神的在敬著,有點石成金的手段,怎麼也看不上一座院子吧。
“這話我愛聽,也對,朕是缺錢的人嗎?”
崇禎自己也跟著樂了。
只有晁剛算是看出來了,這位袁老的本事他得好好的學習一二,特別是在臉皮方面。
“好了,這次朕就不陪你遊玩了。”
隨即給晁剛了一個眼神,示意派人送袁可立回去,必須親眼看著這個老頭,進了家門才行。
說實話。
他把袁可立接到京師來,還是大意了,完全沒有注意到人家還有子女就在京師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