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莠不齊已經不存在了。
從根源上杜絕了歪兵的存在,聽晁剛說會對募兵有影響,高桂英的眉頭就皺的更緊了。
她忽然發現,自己花了大價錢弄出來的這個百工學府,忽然就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東西。
袁可立也在考慮著這個問題。
想要募兵工作順利一些,就不能夠取消軍隊的免費傳授手藝。
而要是這樣的一項制度不被取消的話,百工學府就別想招到更多的生員。
在一個免費,一個要錢的比較之下。
沒有誰會腦子進水了,選擇交錢去學習一個可以免費的生存技能。
崇禎心中也在思索著對策。
在他曾經有過的經歷之中,他是知
(本章未完,請翻頁)
道,可以讓朝廷下達一個政令,軍隊學習的所有技能,出了軍隊就不再認可。
這樣雖然是一個可以解決問題的辦法。
可以朝廷的政令來達成目的,那就不是他想要的了。
都是一樣的手藝,也沒有多大的區別,這種區別對待,對於去當兵的人,就是一種對立的矛盾。
“軍隊學習技能,依然是免費的,這點不可更改,朕想的是,可不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想一點別的辦法?”
做決定很容易,難得就是在所有的選擇當中選一個最正確的。
現在的問題就在於,崇禎已經自己把所有能夠想到的路子給堵死了,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
而不願意動用朝廷的政令這種手段,也是他給自己畫下的一道線,不是任何一種問題都必須要用政令來解決的。
要是一旦習慣了用政令來解決所有問題的話。
底下的人,絕對會有樣學樣的這麼處理。
“要不補貼那些去百工學府學習的人?”
之所以晁剛這麼說,就是因為這種補貼,以前崇禎玩過。
現在最明顯的一塊,就是糧食。
看起來還不錯,就是花費的成本高了一點,相比花點錢就能夠解決最根本的問題,晁剛覺得皇上一點都不會介意。
正如一開始建立的水軍,沒有多少人前去報名一樣。
最後還不是用高於陸軍的軍餉給解決了。
他還記得當時因為身體原因,那些暈船的人,沒有被選上哭鼻子的事情。
“一味的補貼,不是正途,這一點你要認清楚,現在是要民間對百工學院的認可,並且認為,從百工學院是能夠學到更好的東西的。”
崇禎否定了晁剛的想法。
一個是國家的事情,另一個是私人的事情,都不是一回事怎麼補貼?
而且要補貼多久?
沒有一個良好的收入和支出迴圈,這個學院辦的越久,付出越大,最後的收益就越小。
“皇上,老夫是聽說,以後大明的所有工匠都要分級?”
袁可立忽然問道。
對工匠分級是很難的,每一個朝代都有這樣的想法和做法,最後都沒有辦法成功。
就是不知道,皇上會用什麼樣的辦法。
“是有這麼回事,不過那也到等到大明平靜下來,才能夠去做,畢竟是整個大明的所有工匠。”
崇禎點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