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的言論,總是讓一些還停留在,以前的那種制度下的人們,產生驚愕恐懼的情緒。
無論是趙坤還是柳開來,都是年輕人。
而年輕人,接受一些新奇的東西,總是很快,也總是很大膽的。
旁聽的孫祖壽心中湧出了一種奇怪的感覺,有懼怕,也有一種莫名的暢快。
似乎八卦,和在背後說人的某些小訊息,總能讓人產生一種奇怪的愉悅一樣。
當然,走在前面的崇禎和王衝暫時並不知道後面發生了什麼。
要不然,王衝絕對會讓趙坤和柳開來,嘗試一下,沿著已經擴建了好幾次的京師,跑上幾圈是什麼樣的感覺。
“其實現在不止揚州和徐州缺少官吏,就是三岔口以東的遼東地界,也缺少官吏,劉文秀現在應該已經開啟局面了,想要切實的控制住已經收復的土地,就必須派遣可靠的人去管理才成。”
想著瞬間鋪開的大攤在,崇禎就覺得,自己最近沒有辦法閒下來了。
手底下沒人。
想要推廣一些想法,都很難入手。
說實話,別看現在的《大明律》賣的挺好,可能夠買得起,願意出錢買這本書的人,都是一些有錢人。
剛剛脫離了溫飽的老百姓。
可沒有幾個人能夠意識到,家中備用這樣的一本書,有著怎樣的意義。
也就王家的戲園子,如今辦的還不錯,雖然看其的價錢不是很高,可依然有許多人捨不得花幾個銅幣,去看一場填不飽肚子的戲曲。
當然,崇禎在離著京師最近的幾個縣城,開辦的一些戲院,打著免費的旗號,還是每一場都會滿座的。
至於收入,大部分都來自戲院周圍的小吃。
別說還能夠收回成本。
就算是有時候虧本一點,也能勉強的做到收支平衡。
許多時候,崇禎都在想,他曾經的那個世界,真的應該開免費劇場,賺的實在是太多了。
而做這麼多。
崇禎不過是想要把一些東西,透過潛移默化的方式,讓更多的人知曉和習慣。
都是官府說什麼,百姓們就做什麼。
短時間到無所謂,可時間長了會引起怎樣的後果,崇禎還是知道的。
“讓尉長之下的將官轉業我不反對,不過也要給我衛武軍留點底子,皇上也可以從其他的隊伍當中抽調一部分人才做補充啊。”
建立一支紀律嚴明,還有知識,有文化的軍隊,在此時的大明,還是很難得。
就算是全軍推廣,也不一定人人都能夠學的進去東西。
一些手藝沒一點問題,都知道就算是不當兵了,回家了,也是能夠用得上的。
可數算和律法還有其他的一些知識,除了在特定的場合,沒有人知道該怎們用。
所以學起來就不是很積極,大多數都是學會讀寫,那就算是學懂了,至於深思,大部分都是平民出來的人。
誰有這種見識。
除非是那些特別聰明的人,可那樣的人能夠有幾個?
“邊軍不好動,湖廣賑災的也不好動,你看看還有多少人能夠被抽調出來?”
隨著崇禎的話音落下,王衝仔細的想了想,似乎除了他們衛武軍,還真就沒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