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崇禎大明 > 第三百四十三章故潮信盈虛因月(一)

第三百四十三章故潮信盈虛因月(一) (第1/5頁)

皇太極對大明的認知。

還是基於以前瞭解過的訊息,的出來的結論,雖然時過境遷,奈何大明真的是被老天爺給盯上了。

旱災還沒有結束。

只因崇禎的政令,剛剛讓受到旱災的地方,能夠活的下來人,算是暫時緩解了百姓們對於飢餓的恐慌。

隨之而來的就是,大範圍的種植土豆,玉米和紅薯。

進一步緩解了,在乾旱的時候顆粒粒無收的險情。

新的農作物,本就是被百姓們抗拒種植的,況且大明的官府,在百姓們的心目中幾乎毫無威信可言。

當然,那只是剛開始。

隨著這三樣東西,豐收後的場景,深入人心。

就連低價沒出的種子,都不夠用了,也就在今年,雖然旱災依舊,卻莫名的迎來了很有諷刺意味的“豐收”。

豐收會帶來破產。

這是崇禎從後世的一本書上學到的知識,所以才有了物流轉運這樣的一個部門成立。

效果還不錯,再加上崇禎隔山差五的弄出一點關於土豆,紅薯和玉米的新鮮吃法,很快就被大多數人,當做了主食。

能飽腹,還很好吃,自然也就很受歡迎了。

而且儲存的時間還很長,完全不怕放壞,商人們或許會因為價格的虛高,不會收,可朝廷一直在為平抑物價做準備。

自然不會讓本就一無所有的百姓們,勞累了一年了,最後出現欠債的情況發生。

當然,雖然有著種種的好訊息,食物不夠吃,還是大明面臨的一大難題。

所以,皇太極的這種想法,也不能說不好。

代善跟在身旁,心中也在想著這個問題。

他們卻沒有想過,要是大明不開邊市了,那麼這種事情不是就沒辦法發生了?

擱在他們面前的就是遼河。

漢代以前稱句驪河,漢代稱大遼河,五代以後稱遼河。

發源於河北省平泉縣七老圖山脈的光頭山,流經河北、內蒙古、吉林、遼寧四省,全長1345公里,注入渤海。

由於氣候影響,遼河流域內洪水頻繁,平均每隔7~8年發生一次較大的洪水,一般的洪水,平均2-3年即發生一次。遼河流域看起來經常氾濫,卻神奇的居然是水資源貧乏的地方。

特別是中下游地區,水資源短缺更為嚴重。

淺淺的河道。

碎石在河底清晰可見,現在是河流的枯竭期,要是水位一直很正常的胡啊,大明的水軍,也一定能夠開著戰船封鎖這一帶水上的交通。

迅速的就能夠切斷建奴和蒙古人之間的默契,從而讓大明可以用處不少的手段,實行各個擊破的戰略戰術。

皇太極他們走的這一段流域實在鐵嶺和西平之間。

此地已經能夠看到有人放牧,只是在看到他們人多的情況下,也不敢前來探視,而皇太極的隊伍,也急著回到盛京,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心情,去找點樂子。

“過了這段河流,咱們就要回到盛京了。”

皇太極騎在馬上,站在河邊,瞧著河對岸。

騎兵在各自的主子們帶領下,依次過河,飛濺起來的河水,玉珠子一樣的飛起,又迅速的落下。

本來清澈的河水,也因此被攪和成了一灘渾水。

最新小說: 召喚之天下歸一 大唐:開局綁了李世民 我才不是王佐之才 浮雲有此意 從死人堆爬出來的千古一帝 三國玄幻英雄爭霸記 一品神探總想把我拐回家 王妃她以毒服人 漢室可興 明末第四天災 我的葡萄牙帝國 質子為王 任意門:開局點化秦始皇 嫡女不純 朕要出逃 快穿之線上虐渣 嫡女貴不可言 五代第一太祖爺 五代十國之南唐攝政王 三國:我幫劉備種出萬里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