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水泥廠是必須存在的。
修路的工作從來都是沒有盡頭,張國維也不過是帶人加緊時間,修建了一條主幹道,算是把各個縣城和州府,都聯絡了起來。
就這已經對整個袞州的經濟,提升了好幾倍。
運價下跌,進而生產出來的產品,更是可以銷往其他地方,只有貨幣流通起來,大明的稅收才會更高。
崇禎在心中想著大明的一盤棋局。
能夠落子的地方,都已經劃歸了他能夠控制的地方,只等著休養生息兩年時間,就算是大明的天災持續不斷。
也不會再有人為了吃不飽飯而餓死人了。
吃不好是自己的問題,可吃不飽就是國家的問題。
這一點崇禎可是在許多時候,都提出過多次的,不能把大明自己的問題,歸結道老百姓們的身上。
不負責任不說,還容易引起朝廷,官府和百姓們之間更大的矛盾。
畢竟。
問題不解決,不是它不存在,要是積累的多了,還解決不了的話,崇禎覺得大明也就沒必要存在了。
遲早就會有人把大明變成其他的王朝,到那時,還有沒有多少人記得大明的樣子,估計都得從書中去尋找了。
“近來事務繁忙,大家也都辛苦了。”
崇禎手指放在小冊子上,輕輕的敲打著。
“朕決定,給朝堂和道院的人,每人發一張戲票,也算是犒勞犒勞大家。”
發放福利,崇禎一直都在做,從一卷衛生紙,到柴米油鹽醬醋茶,反正是能夠分開打包的,在過節或者大明有了大捷之後,都會發放一點。
不多也是一點心意。
可要是一起算下來,也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
(本章未完,請翻頁)
而給人發戲票還是第一次。
“對了,王盈,你家的戲園子,一次效能夠接待多少人?”
在崇禎說起發戲票的時候,王盈就有了不好的預感,果不其然被她給猜中了。
開辦戲院不過是為了給那些唱戲的找一個能夠養活自己的辦法,也好讓自己的家裡減少一些開支。
要是皇上這種發戲票的做法,多來幾次的話。
不用想,就是一個很賺錢的買賣。
只是這樣做真的好嗎?
“最多三百人,有二十個包廂。”
當時還覺得,戲園子弄的挺大,花費也挺多,幾乎是佔據了他們王家所有家產的一半財產了。
現在看來。
似乎當時的格局小了,根本就裝不下這麼多的人去看戲。
“不小了,等到袁可立袁老來到的京師,咱們一起去看一場戲,到時候,我吧兩位皇后都帶著給你家去捧場。”
王衝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他就是想著,不但要提升官職,還得給出一條發財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