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廳眾人譁然。
說什麼的都有,反正都不是啥好話。
坐在視窗,看著夜色的劉文秀,心中也是大吃一驚。
前後才多長時間,邊軍的李過,就已經推平了廣寧和義州,這一次將軍的評選似乎又要平地起風波了。
對於投降建奴的人,都要做奴才這件事情,早就不是秘密。
也就一些百姓們還一無所知。
要是當中沒有張鶴鳴那個老小子放出來的風聲,沒有誰會真的在意這件事情的宣傳。
如今聽著大廳當中百姓們的談論。
都是一副我大明怎麼怎麼了不起,從來都沒有把自己人當奴才的例子。
悄無聲息的民族自信心,讓劉文秀心中明白,從今往後,建奴們怕是再也打不過來了。
沒有誰會願意,自己的後代子子孫孫的去給人做奴才。
“訊息能夠傳到這裡,想來捷報已經傳到了京師,看來明天得加快速度回去了。”
劉文秀心中思量著。
廣寧之戰後,明朝喪失了整個遼東。王化貞既失遼東,張鶴鳴懼罪,自請經略遼東,不久以病告老還鄉。
明廷再遣任命宣府巡撫解經邦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經略,解經邦三次上疏,力辭重任,最後被朝廷革職為民,永不敘用。
朱由校再命王在晉經略遼東,在晉亦辭,不準,令其“刻期就道”,王在晉遂前往山海關。
而現在,廣寧又回到了大明的懷抱。
雖然回來的有點曲折離奇,卻也開啟了整個遼東的局勢,讓本來的防守策略可以轉化為進攻策略。
以後在這個範圍之內,以大明的火槍騎兵,應該能夠更好的讓建奴們嚐嚐“打草谷”是個怎樣的滋味。
不過對他來說,當務之急就是趕快回到京師。
畢竟到現在,各個部門的部長,也只任命了兩個,一個就是審計部的高桂英,另一個就是工程部的張國維。
或許這一次過後,各部的部長,應該要落實到位了。
最後思緒又扯到了袞州。
兩看相厭的李定國,就在袞州主持工作。
他必須得承認,人家確實有才華,而且做得滴水不漏,井井有條。
隨即又想到了自己,一直窩在京師,要是皇上不放手的話,自己就別想著出去幹一番事業。
然而,這件事情,又急不來。
最後又想到了一個人,是被高桂英部長推薦給皇上的,一個年齡很小的少年人,叫做艾能奇。
“朝中有人好做官。”
劉文秀嗤笑一聲,又陷入了沉思。
他是陝西延安人,而艾能奇卻是陝西米脂人。
這麼一想的話,陝西人還真的出了不少的人才,就是不知道艾能奇是不是真的很有才能。
“哎,都已經有皇妃給推薦了,就算是隻要才能過得去,應該也會被留下吧。”
想著皇上的參謀團當中,又要多一個佔據重要資源的人,他就想著如何才能夠下放到地方上去。
思緒在大廳的吵鬧聲中,漸漸的變得沉重,不大一會就進入了夢鄉。
翌日。
郵驛的鈴聲敲響。
就是早上吃早飯的時間段,如今的一日三餐,已經開始漸漸的深入人心了。
即便是窮人家的早飯,也都有一碗稀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