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城的戰鬥還在繼續。
可在劉體仁的眼中已經是被打下來了,從瞭望臺上計程車兵,用望遠鏡觀察到的情況來看。
炮兵的精準打擊,起到的效果還是蠻大的。
西平本就不是一個大點的縣城,裡面的設施也大多都是為了當面大明的駐軍設計的,所以人口和經濟,一直都起不來。
此時困在西平城中的人,只有少量的大明遺民,或者說大部分都是當年戰敗了之後,被俘虜了,沒辦法之下才做了建奴的奴隸。
想要做奴才,這些人可沒有資格。
所以此次打擊的目標,幾乎都是西平城中,住宅最好的,只要炮彈打得準,就一定會讓那些人付出沉重的代價。
劉體仁此次拉來了四門火炮。
連續三輪打擊之後,抬頭看著瞭望塔上計程車兵。
“尉長,火炮打的很準,可屋子裡都沒人,全部都跟著阿敏跑了。”
破譯出來的訊息,讓劉體仁一怔。
他還以為是要經過一次艱難的戰鬥,才能夠達到這種效果,看來是自己想多了。
“不過效果還不錯,城內已經引起了混亂,本來就很擁擠的街道,現在更是堵得水洩不通。”
劉體仁瞧著已經被炸開的城牆缺口上,正在往前衝的火槍手們,一個個的都謹慎的在前面扛著盾牌的掩護下,不斷的接近缺口處。
到現在都沒有人想著前來堵缺口,很能說明城內已經亂的不像樣子了。
“告訴所有的兄弟們,入城之後,安全第一,敵人要殺,自己的小命也要保住,不然就算得了軍功,自己用不上,那就做鬼抱怨去吧。”
劉體仁一再強調安全。
因為這個現在也是孫在軍功當中的。
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勝利,現在才是作為一位將軍最重要的標準。
戰爭的方式變了,計算軍功的方式也跟著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現在講究的就是合作,也就是皇上經常說的協同作戰。
攻堅的時候用火炮。
配合火槍。
追擊的時候,火槍騎兵就是最好的選擇。
這一點,大淩河堡的李過做的最好,劉體仁還經常和李過做兵法上的交流,收穫挺多的。
此次攻打西平城,就是他的一次驗證。
看起來效果還不錯。
西平和廣寧兩個縣城的戰鬥,西平離右屯最遠,卻是最先開啟戰鬥。
原因並不複雜。
劉體仁的顧忌最少,所以可以迅速的發動猛攻。
也因為如此,阿敏知道擋不住大明的打擊,才迅速的帶著自己能夠帶上的所有人,立刻突圍。
至於硬著頭皮打一仗。
必輸的戰鬥,他可不會上去給別人積累戰功。
而且他還沒有輸過。
雖然沒有和大明面對面的正面作戰,可就憑藉這一點,不管如何都能夠在大清拿到更大的權利。
另一個原因也是大清現在需要他這種,看起來被大明一推就倒的不敗戰績,用於威脅其他八旗心中的一些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