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是緊俏的商品,根本就不愁賣,更何況現在要先緊著自己人使用,一次來評議昂物價。
當然這一點。
無論是洪承疇還是馬懋才都是看不到的。
兩人正交流著,一旦打仗之後,錦州該如何迅速的應對,本來就是錦州城主管軍隊的尉長粱甫走了進來。
“洪將軍,馬知州,外面有山海關到錦州,修建官道的工程隊隊長求見。”
工程隊的隊長,他們都認識。
曾經兵部尚書的陳新甲,辭去了自己當年的職務,最後經過了考試,就去了工程隊。
洪承疇已經很久都沒有見過此人了,還記得當時,他自己在西安府默默無聞,而陳新甲已經是兵部尚書。
兩人之間的身份差距。
不說雲泥之別,也不遠了。
然而短短几年的時間,彷彿滄海桑田,曾經高高在上的人,如今卻是要見原本都沒有多少印象的後輩。
真正詮釋了什麼叫做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當然,現在也而沒有三十年,最多三年時間而已。
只有馬懋才和陳新甲見面的機會很多。
修路在他的眼中是一件大事,要想富,就得把路給修好,雖然現在也只修建到了寧遠,可那都是因為工程隊伍當中的人太少。
而且大部分都是大明的罪臣,沒啥力氣導致的。
就算後來鍛煉出來了,也拉不起更快的速度。
把人用的累壞了,損失的還是大明。
“讓他進來吧,工程隊的隱患也是一個問題,想必陳新甲,就是為了這個來的。”
前一句是洪承疇對粱甫說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後半句這是對身邊的馬懋才說的。
也就是一個簡單的猜測。
院子外面。
陳新甲不是一個人來的,陪同的還有史可法。
如今的史可法,早就丟掉了一身儒生的氣質,換了一種更加理性,也更能夠看的更遠的深邃風采。
每一次陳新甲見到史可法。
心中都會生出一種他又變得更加強大的感覺。
這種強大不是體現在力量上的,而是那種說不出道不明的學問上的強大。
就拿這一次他前來找洪承疇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在他的想法中,找馬懋才最好,畢竟是關係到邊市物資的問題。
可史可法卻建議他親自去找洪承疇,在工程隊中,見多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對於那種面對曾經不如自己,現在高攀不起的感受,是一點都不在乎了。
“你再推算一次,給我點信心。”
“不是推算,是演算,用數字得出來的結論,不是搖動幾下籤筒抽籤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