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時間並不長。
大明的重心早就在賑災上面了,對於遼東也很重視,卻沒有想著在此時發動進攻。
雖然不是雙線作戰。
可救人要比戰爭,更加考驗一個勢力的動員能力和積攢的國家底蘊。
洪承疇到了錦州之後,只召見了粱甫,李過,劉體仁等等幾位將官,開了一場時間不超過半個時辰的會議。
安排了時刻關注建奴們的事項,隨時做好打仗的準備。
而這件事情,影響最大的就是邊市。
所有的大明商人們,都開始收拾東西往回走了,生怕走的慢了,不但虧本,連命也搭了進去。
不過已經帶來的物資,就沒辦法沿途送回去了。
馬懋才一直都在錦州做知州。
邊市也有當地官府的一本分紅利,自然也就特別關注,他是不想讓邊市立刻解散的,倒不是為了三瓜兩棗。
而是戰馬和牛羊,真的是大明所需。
能夠用一些在大明不是很值錢的玩意,換取自己需要的東西,那肯定是要保護的。
“洪將軍,我決定以邊市正常出售的價格,大量的收購商人們的物資,不知道大淩河堡的軍隊可不可以給點方便?”
邊市的治安問題,一半出自大淩河堡李過的手下,另一半則是廣寧的莽古爾泰在管理。
為的就是,不讓對手有機會暗度陳倉,忽然來一個突然襲擊,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所以想要迅速的把堆積在邊市的商品,全部拉回來,出動的人力肯定不少,要是沒有得力人保護。
那就是個大肥肉。
誰都想要暗中咬上一口。
外面還有一個蒙古的林丹汗,要是莽古爾泰的人得手了,所有的線索都可以指向林丹汗,而蒙古人得手的話,也是一樣的栽贓對手。
大明的湖廣正在救災。
在這種時刻,吃了虧之後,想要召回面子勢必要開啟戰爭模式。
到時候牽扯出來的問題就嚴重了。
“沒問題,安全問題我來安排,不過你們錦州的儲備金元夠嗎?”
邊市上的物資,別看每一件很便宜,可是走量啊。
一旦數量多了起來,隨之而來的總資金,也就是一個無法想象的數字。
單憑一個州縣,肯定是吃不下的。
“我聯合大興堡,塔山,三家聯手,總能拿下一大半,要是那些商人們可以欠賬的話,我們也可以打欠條,隔一段時間償還都行,利息也給算上。”
馬懋才想的很周到。
如今的官員辦事方式,可是和以前不一樣了,規矩很多,不可能張口就來,最後即便是辦砸了,自己也擔不上任何的責任。
“行,既然馬知州都考慮清楚了的話,這件事情我就答應下來了。”
洪承疇來到錦州的時間還很短,道院的會議最後開的怎麼樣,目前還沒有接到具體的檔案。
他可不知道,隨著物資的傾斜。
往遼東運送過來的就要少了一半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