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庚看過了道院整理出來的而一些資料。
可不是那些空口白牙,說一句“好慘”就能能糊弄過去的。
他早就習慣了以資料來準確的判斷大明的各處偏差,可這一次拿到的資料,還是恨恨的震撼了他一下。
每一處損失,看起來只是一個數字後面加了一個零。
可那都是人命啊。
更比說後面的財富,摺合成的金元。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只要多看一眼,李長庚就要使勁的呼吸了,心跳的厲害,他都不知道大明需要收多長時間的稅,才能夠填補的了這麼大的一個窟窿。
建設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更何況是要從一堆廢墟當中重新建設,安置流民,消除傷痛,一件件事情,全部都是在付出,沒有任何的進項。
就連一直嚷嚷著要建造鐵甲戰艦的徐光啟,如今也不吭聲了。
撥款應該能夠要到。
可現在最先要處理的就是流民的問題。
歷史上,不知道多少朝代,都是沒有處理還流民,最後沒了的。
一掃六合的大秦,似乎也是因為如此,要不然那會有什麼陳勝吳廣。
“晁剛,你訓練出來的新兵現在有多少?”
崇禎看了許久的地圖,會議室也有人討論了許久的方案。
這些都是言之有物,可都是說的天災,沒有人說到人禍,似乎這個時代人,都是道德模範,永遠都不會因為自己心中的貪婪做出不可饒恕的罪過。
實際上都在悄悄的避開。
不想用這一次的天災,來考驗人性。
可作為皇帝,崇禎就不得不從最壞的可能入手。
晁剛精神一振,以他對皇上的瞭解,這一次湖廣那一方面,皇上因該是接著這一次天災,不但要賑災,還要把揚州一帶全部清理乾淨。
上一次派孫傳庭去往袞州之前的方略,本來就是要先把揚州清理乾淨的。
可因為棉花的緣故,只能率先對袞州下手。
在崇禎開始問話晁剛的時候,所有人都停下了討論,靜靜的等著自己的任務。
“回皇上,如今已經訓練出來了兩萬人,隨時可以擴充到各個隊伍當中,也可以重新成立一個編隊。”
一直以來,晁剛的募兵宮鎖都沒有停下過。
如今從京師輻射到了周圍的各縣,也都建起了當地的募兵司,招收的人員雖然分散了,可一旦需要集合起來的數字。
比他一個人專門在京師訓練的人手都多。
每三個月就能夠新練出來一批士兵,速度簡直不要太快。
“那就另立一支隊伍,你覺得這支隊伍交給誰去帶領最合適?”
隊伍的建立,如今都是軍部的事情,內閣是插不上手的。
而代表軍部的人,從坐在最前面的洪承疇,到最後面還沒有離開京師的滿桂,都是坐直了身子,等著自己的機會。
洪承疇是要擴大自己的威望,而滿桂則是要證明自己的實力。
底下的一批小將官,也都是目不斜視的看著前方。
崇禎自己也沒有好的人選。
洪承疇可以,可是洪承疇要是離開了冀州,那麼冀州又要誰來主持軍務?
畢竟還管著邊軍,面對的就是皇太極和林丹汗這些猛人,隨便一位尉長,被升任為將軍,一開始根本就鎮不住場子。
若是被皇太極和林丹汗鑽了空子。
到時候大明的損失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