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邊市的熱鬧,和交易的火爆,使得大明逐漸的得到了一些馬匹和牛羊。
進而讓一些商人們賺的盆滿缽滿,流行出了一句話“要想富,去邊市。”
雖然有所誇張,可也讓一些散戶商人,拿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回到大明之後,就立刻建起了工廠。
還是在自己的家鄉建設的。
從而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
畢竟生產出來的商品,以現在的眼光看來,並不愁銷路,關外的建奴們都是些土包子,哪見過大明的日用品。
只當做是奢侈品在使用。
可也有人恍然發覺。
自己在大明的生活水平正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幾乎已經達到了關外建奴們的一些貝勒們的生活水平。
雖然還沒有自己的奴隸和下人。
可能夠用得起衛生紙,香皂,肥皂和香水,洗頭液,那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有了對比,有了口耳相傳,在加上張鶴鳴最背後發力,大明的百姓幸福感正在緩慢的提升。
而自信也就隨之而來。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出自《史記·管晏列傳》。意思是百姓的糧食充足,才會懂得禮儀,穿的吃的都很豐富充足,才會知道榮譽和恥辱。
如今在冀州和雍州,已經很少有百姓去佔大明官府的便宜了。
也讓當地的一些小偷小摸的治安問題,得到了緩解。
在京師,為了衛生這一塊,看起來乾淨一些,讓居住的人,少一些疾病。
弄出來的那種垃圾桶很有用處。
地方上也是有樣學樣。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可不是每一個地方的百姓,素養都是很高的。
只要放在外面的垃圾桶,沒有人看著,過一夜就絕對找不著了。
就算是捕快們費盡心思的破案,還把作案的人送去了工程隊中勞改,這樣的風氣,也是降不下來。
然而,就在此時,百姓們知道了自己的生活水平之後。
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
放在外面的垃圾桶,很少有丟失的現象。
很長一段時間,還讓當地的官府疑神疑鬼,還以為要來一次更大的盜竊活動,可等著等著,什麼動靜都沒有,才發現自己是虛驚一場。
時光悠悠。
轉眼之間,就到了七月。
崇禎兩頭忙碌著。
在宮裡住上兩晚上,就要出宮住上一晚。
原本以為自己脆弱的身體遭不住,可後來發現,每當覺得自己虧空的厲害,還要休息的好,很快就能夠恢復過來。
這還有什麼好說的。
自然幸福的不得了。
而對於崇禎造孽似得拿下了柳如是,遠在袞州的李定國就彷彿有人給他開啟了一扇神奇的大門。
立刻派人就把還在京師住著的顧橫波給招到了自己的身邊。
皇上自己都破了自己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