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就會有權利更大的人從他手中更奪取,任何努力都是白費的時候,再次想要建立秩序,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實際上,李長庚是知道商稅高低的。
在冀州和雍州兩地的商稅,是別的地方了三倍還要多,可神奇的就是,商人們就喜歡把自己的財富往京師和西安府去搬。
他們寧願交出更多的稅收,也要保證自己好不容易拿到的財富的安全。
顯而易見的事情,卻一直在被李長庚所忽略,那種刻在骨子裡的重農抑商想法,真的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改變的了的。
“所以建設工廠不盈利,是商人們自己的問題,畢竟經商有風險啊,想要吃到肉,就必須付出代價,哪有隻要去做,就能夠日進斗金的。”
崇禎繼續說著自己對於那些建廠虧本的商人們的問題。
而李長庚卻在腹誹著:皇上說的好聽,也沒見你做生意虧本,全部都是大賺。
不過他也知道,皇上建立的工廠,從來都是最講規矩的,也是許多人削尖腦袋都想進的,工資高,福利好,已經成為了同行業的標杆了。
也有人算過一筆賬。
那樣的工廠,每一件出場的商品,利潤實際上都不是很高,然而賺的卻是最多的。
薄利多銷所有商人都明白這個道理。
那是要壓低成本才行,可皇家工廠裡出來的商品,卻是沒有一件殘次品。
這種標杆讓許多商人都很難受。
習慣了官商勾結,也習慣了以次充好,忽然間這麼做,不少人都不會做生意了。
不過那些手工小作坊是真的賺錢,每一件商品的價格都很高,可惜的就是出貨量太小了一些。
全憑手藝吃飯,沒有任何取巧的地方。
崇禎一直試圖培養出來一批玩經濟的人才,可惜的是,時間實在太短了一些,一時半會還真的不行。
兩人一邊說,一邊向道院走去。
**
道院得四周都隱秘的隱藏著不少的護衛。
看起來風平浪靜,只要有任何事情發生,都會迅速的出來一支軍隊,這是王衝在四郎村事件發生之後,親自從新部署的護衛工作。
在崇禎走過來的時候,就提前有人前去聯絡安全問題了。
很快就有道院負責接待的人前來。
“皇上聖安,臣許昌前來報到。”
接待的人是王衝收下的一名精明能幹的軍官。
有過一次大意,王衝不希望再次出現上次的事件,雖然沒有造成多大的損失,可考慮到皇上經常回去道院查訪。
那麼安全工作就必須到位。
“嗯,朕聽說劉漢受到了很大的驚嚇,現在好點了沒有?”
李過從盛京附近帶回來的所有工匠,已經全部安排了合適的工作,其中技術最好的一批人,也進入了道院之中。
而劉漢在火炮方面技術,就是孫元化都略有不如。
“回皇上,已經好多了。”
“前面領路,帶我去看看。”
“這邊請。”
一處寬敞的院子裡。
劉漢在經過了生死的考驗之後,就再也沒有出過道院的大門。
雖然身邊一直都有護衛跟著,可拔一次還是把他嚇得夠嗆,本就是一個特別怕死的人,能夠有勇氣跟著李過他們一口氣跑到大明。
(本章未完,請翻頁)
那可能就是他一生當中,唯一一次膽子最大的高光時刻。
“鋼材的質量沒有問題,炮口的大小我覺得剛剛合適,要是加大火藥多寡的話,像現在這麼薄的管壁,肯定會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