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
李定國輕咳一聲,被人當面揭穿自己的把戲,還是有些尷尬的。
“商鞅輔佐秦孝公,積極實行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國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並制定了嚴酷的法律;經濟上,他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戰;軍事上,他統率秦軍收復了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賜予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史稱為商鞅。
秦孝公死後,商鞅被公子虔誣為謀反,戰敗死於彤地,屍身被運至咸陽車裂,全家被殺······”
朗朗的讀書聲,音律抑揚頓挫的迴盪在臨時的營房之中。
孫傳庭有些無語的瞧著搖頭晃腦的李定國。
“這些都是寫在書上的,我也看過,說一點我不知道的。”
他清楚,皇上說的一些關於歷史上的東西,不一定正確,可從不同的角度,也能夠看法哦不同的東西。
這一點,崇禎在說某些歷史人物故事的時候,也自己說起過。
畢竟他不是當代的那些大儒,更沒有鑽研歷史的習慣,做多就是曾經資訊發達了,撿了一點別人的東西,然後當做自己的而已。
自知自明,崇禎還是有的。
“我說的就是你看過,卻沒有看懂的。”
“呵呵,我沒有看懂,商鞅一開始還不錯,最後也不是墮落了,淪為了階下囚,車裂而死,慘啊。”
“當年我也是這麼認為的,這也就是你我看不到另一面的原因。”
“還有另一面?”
“自然。”
“說清楚一點,我好好的琢磨琢磨。”
“商鞅聰明沒有人否認吧?”
“當然,在那個時代,蠢蛋可沒有辦法輔佐秦孝公,畢竟那個時代的厲害人物實在太多了一些。”
孫傳庭一邊回答,一邊想著皇上還沒有繼位時的朝堂之上,如今隨著眼解開闊,他都不明白,當年黃立極他們這些大臣們是如何爬上那麼高的位置上去的。
簡直蠢得比一頭豬還要蠢。
畢竟豬在那個位置上,最起碼不會壞事,不會貪贓枉法,只需要一點草料,就能養的肥肥胖胖的,最後還能殺掉賣錢。
“既然聰明,他為何在太子犯法的時候,還毫不留情的依法處置?要知道,太子總會繼承大秦的王位的,到那時,商鞅也一樣死定了。”
李定國沒有立刻說出最後的答案,而是一步步的引導者孫傳庭起想,去用自己的想法佐證他說出來的話,邏輯性是不是嚴密。
不錯就是邏輯,這個詞,也是從崇禎的口中聽來的。
若是一點歷史邏輯錯誤,漏洞百出,那就一定是假的,不用懷疑。
除非是當中缺失太多,這個就要另當別論了。
“也對啊,以前的大臣們,不是都說這法律不外乎人情嗎?太子犯法,訓斥一頓,多抄寫一兩本論語,這事情也就過去了?”
孫傳庭也是一怔,此時深入的瞭解過後,才發現,原來那時候的律法嗎,是連太子犯法都能管的。
只是後來不知道中間出了什麼差錯。
這種事情,就發生的很少了。
“那個時候,也是有法外開恩的,可到底是落了太子的面子,不瞭解那個時代,就很難理解一個人的做法,所以從得罪太子之時起,商鞅就已經死定了。”
隨著李定國層層深入的剝開解說,孫傳庭也就看到了,自己以前沒有了解到的東西。
“所以,商鞅犯錯,立刻就被抓住了把柄?最後還誅滅了全族?”
孫傳庭還是有些疑惑,沒有肯定的確定下來自己的想法。
“你認為那樣聰明的人,會在建設秦國律法的時候,不給自己留條後路?”
李定國既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繼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