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英問了,其他人也就鬆了口氣。
不管外面的傳言是真是假,崇禎對高桂英的安排,都讓所有人知道清楚,這個從米脂農村出來的反賊女兒。
在崇禎的心裡地位絕對不一般。
“大秦的律法是好的,你應該聽說過漢承秦制吧,這就說明,在嚴刑峻法這一方面,絕對不是大秦亡了的主要原因,要不然也不會被大漢給取代了不是。”
一邊喝著剛剛沏好的茶,一邊在腦子裡組織者語言。
即興演講這種東西,在任何時候都有,不過是古代更加嚴謹一些,必須有人會潤筆,不然也就不會有類似於御用文人這種說法了。
高桂英點頭。
她的老家,當年就屬於曾經的大秦。
對於秦朝的事情,口耳相傳,如今聽來也是有幾分印象的。
不過都在說暴秦,可大秦既然不是因為嚴刑峻法,滅亡的,又暴在什麼地方?
只有李長庚面色不變,心裡卻在嘀咕著:來了,來了,這次是要給大秦翻案嗎?把歷史上已經定了幾千年的罪名,再次翻轉過來?
皇上和他聊天的時候,常常有“驚人之語”,許多情況下,都把他問的目瞪口呆,想要回答,還得搜腸刮肚。
最後回家了,不放心再次找出以前撂下的書籍,繼續研讀。
別說還真能品出其中三味來。
“那大秦是怎麼亡的?”
高桂英好奇的問著,流傳了許久的蓋棺定論,忽然聽到了不同的見解,她就像問個明白。
倒不是為了學問。
而是簡單的好奇。
“大秦的滅亡,各有各的說法,朕也不知道那一個是真的,畢竟歷史都是寫在書上的,朕也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不過······”
崇禎也有點苦惱。
自己對大秦也就一知半解,最大的功績是統一六國,車同軌,書同文,統一了貨幣和度量衡。
這些都是書上明明白白的寫清楚的。
講這些沒用,只能講別人不知道的。
“不過什麼?”
高桂英不但是一個好聽眾,也是一個重要的捧哏角色。
不但崇禎心裡滿意,就是其他人也覺得,有這麼一個人在,許多他們想要知道的東西,也會有人幫他們問出來。
“不過就是,歷史上記載秦朝末期,餓死的人數字很模糊,這就間接的說明了一件事情,這個餓死的人應該是有,也很多,可不算太多,形成不了對大秦抹黑的證據。”
崇禎不信,劉邦得了天下,會美化大秦。
雖然他幾乎全部都是從項羽手中拿到的天下。
既然連劉邦都找不到有力的證據,只一句暴秦,還要加上焚書坑儒,那在對待民生的問題上,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只能感嘆一句,老秦給力啊。
反方向思考問題,讓在座的幾人,都是頭腦發暈。
這麼看的話,似乎,也是很合情合理的。
他們大部分都是文人出身,當年學習的時候,也都讀到過著這一段話,都在說暴秦,那就一定是對百姓不好。
可不好在什麼地方,又模糊的看不清楚。
那絕對不死在掩飾什麼證據,而是在用春秋筆法一筆帶過,讓別人去猜,猜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李長庚的心中也是一片遲疑,這麼看待問題的話,那麼大秦的歷史,就有的說道了。
“既然不是因為百姓沒有吃的,才揭竿而起,那麼秦朝到底是怎麼亡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