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坐在龍椅上,看著底下的大臣們,為了爭論軍費的歸屬問題,而熱烈的不行。
然而說來說去,都沒有人提到,水軍的軍費到底該由誰出。
國家的財政在他的手中,是好了許多,每個月的金元車載斗量,不過現在有了明庭寶行,也就不需要大老遠的運輸金元來回跑了。
只需要把賬目做好,全部算進國庫就行。
使用的時候,只需要開出支票,一切簡單的不得了,也不會有人說要從中挪用款項。
每一筆賬的去向,在明庭寶行中可都是有明確記載的。
當中沒了運輸的損耗和折損,更不會因為造假,乃至於成色不足引起的各種問題。
從而也就杜絕了,一筆鉅額款項,剛剛出了京師就莫名巧妙的少了一半,還各種理由都有,不但齊全還很合理的詭異事情。
在加上無處不在的審計,就進一步消滅了挪用,貪汙的事情發生。
崇禎想的很明白,他手下的官吏不能夠再用道德來要求他們,大明律和某些健全的制度才是最好的辦法。
如今的朝會,和曾經大明朝堂的朝會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所有人可以坐在一起,討論著每一件可能發生的政事。
不過看起來就是有些鬧哄哄的,不明所以的人,還以為是走在了菜市場。
一早上的時間,就在各種道理中緩緩的過去了。
在崇禎沒有想著把軍權交給大明的時候,許多人都暗中有過思量,什麼時候想皇上提起這件事情。
可一旦崇禎打算放手之後,鉅額的軍費開支,可就要壓在現在的戶部頭上了。
“諸位,現在已經中午了,老百姓們也該吃中午飯了,咱們先回去吃飯,吃完了繼續討論這個問題。”
在以前,大明只有只有兩頓正餐。
崇禎習慣了一日三餐,在他改了上朝時間和官吏,工人的出勤時間之後。
一日三餐也在許多有錢人的家裡流行開來。
漸漸的整個冀州和雍州的百姓們,也都在效仿這種吃飯的時間段,百姓手中有錢了,自然就不會想著餓了自己。
在王承恩的一聲退朝聲中,朝中的大臣們再次恭敬的送出皇上,最後才在廷尉的帶領下,出了朝堂。
李長庚是走在最後面的一位。
只是剛剛踏出們去,就被等候在外面的王公公給攔住了。
“李首輔請留步,皇上讓咱家請李首輔入宮用餐。”
李長庚知道崇禎有話想要和他單獨要談。
這次的午飯豐盛了許多。
不再是那種稀飯之類的飯食。
飯桌上只有崇禎一人,身旁站了一位丫鬟,魏晨如今被崇禎從晁剛的手中要了過來,專門做了貼身護衛。
“來嚐嚐新做出來乾煸肥腸,上一次就想要吃這個,御廚一直沒有做的出來。”
一盤金黃的非常,配著一些辣椒,胡椒之類的作料。
看起來就色香味俱全。
“去給咱們的首輔裝碗米飯。”
崇禎向楊愛吩咐了一句,才對著李長庚說道。
“這次朕教你過來,就是想要說一件事情,戶部的權利有些大,朕想著把他拆分出來,從新設立一個專門管理國庫的部門,你看如何?”
崇禎的在早上想了好一會次知道,他讓國庫負責軍費的開支還是有些焦躁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