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總比陸地運輸的消耗更小,從而得到的利潤更高,自從崇禎斷了寧錦的交易之後,大明的人參和皮毛的價格可是翻了一番還要多。
不少人都眼紅這份利潤,可都沒有膽量去給皇上上奏摺。
明眼人都知道,以前的商人出賣了太多的大明利益,已經讓崇禎恨透了,那還會輕易地開口開放邊市。
哪怕開放之後,也不再是以前商人們可以肆無忌憚的買賣了。
“皇太極需要精鐵,咱們其實更加需要,這次所得的所有金元,前部用來購買兵器武裝士卒。”
袁崇煥看打了崇禎是如何一步步收回手中權力的。
任何財富,若是沒了武力的保護,都會是暫時給別人保管的。
情況好一點還能留下一命,若是遇到的人想要斬草除根,就會連命都丟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了。
祖大壽點頭應下,現在他們這些帶兵的人,也已經意識到,金銀再好,都不如手中的刀槍更能給自己帶來安全感。
回頭想想,自己以前似乎真的做錯了一件事情。
當時的寧錦兵鋒威勢之足,可不是現在能夠比得了的。
若是那時打建奴,實際上是一點都不吃力,要是能夠控制努爾哈赤的崛起,讓那些人全部為他們所用。
得到的財富,可要比交易多上許多倍。
而且還不會引起反嗜。
對大明的朝廷有交代,自己的良心也能過得去。
可現在不同了。
建奴已經不是他們這種殘兵敗將就能打的過得,別看崇禎的火槍兵打起來順風順水,彷彿郊遊一般。
可那是大明出現了新式的火器,而不是那些蠻子門已經提不動刀了,騎不動馬了。
若是他們現在不分輕重的一頭撞上去,那麼最後的一點本錢,也會被消耗的一乾二淨。
“其實咱們早就應該像建奴學習了,交易哪有搶劫快,錯就錯在咱們總認為人家是蠻子,而不屑用蠻子的手段去對付蠻子。”
袁崇煥此時想的很透徹,可惜機會已經錯過了,他現在只是領著一群敗家之犬,苟延殘喘,也不知道往後會走向何方。
祖大壽一陣沉默,誰當時能夠看得這麼遠,畢竟眼珠子是黑的,銀子是白的。
誰見了銀子眼睛不會發光。
當時他也只是一個小小的忠顯校尉,一個剛剛被授予武散從六品的小小武官,若不是有這麼多的銀子過手。
用什麼去賄賂朝廷的那些大臣?
許多事情,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祖大壽心中想著,他總覺得皇上看起來年輕,可智慧從不可讓人小覷。
隨便說出來的話,都很有可能蘊藏著人生的道理。
他自己也有收藏崇禎語錄的習慣。
只是現在困守孤島,沒了外界的訊息,只能在字裡行間品味人生。
“算了,不說這些了,開春之後,春耕結束,皇上一定會有下一步動作,你覺得會先對那一個地方下手?”
袁崇煥心中已經有了答案,最好的地方就是揚州,那個位置是最繁華,也最有價值的地方。
而且接臨陝西,剛好能夠補充冀州和雍州缺少勞力的隱患。
“我現在最怕的就是皇上向袞州下手,到時候咱們所有的謀劃,都會沒了半點意義。”
揣摩聖意是做臣子的基本要求,而且崇禎的想法,自認為掩飾的很好,卻是不難猜到。
**
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