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的加速,可以省卻很多消耗在路上的成本。
提供給百姓幹活可以拿錢的機會,也養活了很大一批沒有土地,或者土地很少的家庭。
因此而帶動的消費能力,讓沿途提供食物的村子跟著受益。
錢財就只這麼一流通起來了,立刻就進入了一中良性的迴圈。
那些被抄家的大臣們雖然是修路的次要力量,可也看得到路被修好之後的好處。
這些人一開始還會說幾句崇禎的壞話,可後來漸漸地就是一些酸話,這樣的豐功偉績要是從他們的手上執行下來。
那麼肯定會大吹特吹。
然而是從一些沒有考過科舉的那些人手中執行出來,就讓他們不爽了,可他們現在是罪人,而人家是高高在上的大明官員。
兩者之間沒有任何的可比性。
到了後來,好處正在以肉眼可見的上升著。
這些人就更加沉默了。
他們喊著的治國平天下,大多數人喊了半輩子了,都沒有成功,最後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連同自己都不信了,只在乎修身齊家。
可到頭來齊家倒是做到了。
修身卻離著自己的理想越來越遠。
陳新甲帶著史可法,再次找上了韓爌。
韓爌一身的麻衣,正在靠在一處草堆上休息,身邊的孩子們喜歡他講出來的故事,此時正在聚精會神的聽著一個叫孟母的人,如何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搬了三次家。
陳新甲站在不遠處的樹下,瞧著越發顯老的韓爌。
“他現在已經習慣了粗布麻衣,而且也在也只在孩子們面前才不會沉默。”
曾經的內閣首輔,一旦跌落泥潭,似乎和別的老人沒什麼兩樣。
“慾望的溝壑不會因為你給的夠多就會滿足,怨恨的大山更加不會因為施以恩惠就能夠消失,這是最近從皇宮之內流傳出來的原話,據說是皇上說的。”
史可法學的是儒,懂得是仁義禮智信,堅守的是書上的道義。
可回過頭來仔細得到看了看著自己走過的路,早就偏離了聖賢書上的說辭。
而自己還一無所知的認為,那就是真理。
就像莊稼地裡的包菜一樣,一層層的撥開,才能夠看到其中的虛偽。
“當年大明給了他們榮耀,也給了他們相應的身份和特權,卻依然填不滿他們的溝壑,就算是失去了那些榮耀,身份和特權,卻又想打著衛道的旗號,來填補自己的空虛,這是沒有道理的一件事情。”
史可法以前是在看書,也是在學習,而現在他已經丟掉了書本,開始躬身其道之後也漸漸的明白了一個道理。
那就是虛偽就是虛偽,若是能夠包裝上一層漂亮的花紋,也是能夠被當成寶物拿出去誘惑人的。
然而遇到了真實,遇到了撕開虛偽的力量,瞬間什麼都不是。
“你到底收集了多少皇上說過的話?”
陳新甲一陣訝異,能夠從一個固執的儒生口中,聽到有別於自己的學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沒多少,不過只要皇上說過的話,我都有收集。”
史可法的臉上更加成熟,一身洗的發白的長袍,裡面穿著的則是一件短小的年馬甲,可以避免此時寒冷的天氣。
而且還不會減少他自身的儒雅。
“韓爌快要講完故事了,他也看到咱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