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領兵的大將保護了國家,手握兵權的大臣們治理了國家,憑什麼一個沒有任何付出的孔家就讓自己可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呢?
孔府。
雕欄玉徹依舊在。
大明的變化似乎從來都影響不到這裡。
孔胤植還是像往常一樣的出門溜達,身後跟著的家丁,拿著棍棒,不像是護衛,更像是山賊一般的簇擁著他。
“老爺,開春咱們是不是把所有的地都種上棉花,最近的棉花價格一路走高,利潤很大啊。”
管家不但管理者孔家的產業,還要分析者物價的流動,身兼數職,算是孔府最有權勢的人之一。
“不用,糧食還是要種,棉花可填補不飽肚子。”
孔胤植喜歡銀子,更加喜歡突地和產業,現在孔家的大部分土地都是收購的貧農手上的。
經過了不知道多少代人的摸索。
知道一件事情最重要,那就是時刻都要想著留夠口糧田。
本來眼看著大明的江山搖搖欲墜的快不行了,只要陝西一帶的起義如燎原之火一般的席捲開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
,那麼他們孔家的基業,還能再上一層樓。
畢竟到時候,因為天災人禍,賣兒賣女的就多了,更何況是賣田地的。
可惜的就是,起義來的快,去的也快。
真不知道還要等到什麼時候才會有。
而最近不少人都在告訴他,皇上要清理袞州了,山東也在袞州的範圍內,讓他小心一下,別犯在皇上的手裡。
可他需要嗎?
不需要。
本來他還想著怎麼把孔聖人的塑像,還回去呢,現在不就正好是個機會。
上次從京師來的那些人可是把他氣得夠嗆。
聖人的塑像,沒有沐浴焚香,是能夠隨意搬動的?
若人人都這樣,到時候誰還在意孔學,說還在意孔家啊。
所以他知道什麼時候空家人可以躲,可以投降,什麼時候,是不能躲,還要迎難而上的。
邊走邊想著心思。
忽然前面一陣騷亂,又有哭泣聲傳來,只是不大一會,就平靜了下來,似乎眼前的一切都從來沒有發生過。
孔胤植沒有問為什麼。
在這裡發生這樣的事情,肯定就是一些莊稼戶無理取鬧,弄出來的雞毛蒜皮的事情。
只要打一頓就好。
若是還不成,就打兩頓,打三頓,一直到好了為止。
在曲阜,孔家的家規,可是比官府的律法還要有效的。
繼續前行,今天一早他還要接見南京來的官員,商量著如何才能夠在登州碼頭上,佔據一點自家的利益。
只要皮島的袁崇煥做的好,商路暢通。
就有的是白花花的銀子進賬。
“現在是什麼時辰了?”
走著走著,孔胤植忽然開口問道,冬日的外景,若是下雪的話,還能夠看上一眼,可現在除了寒冷,還是寒冷。
轉悠一下,也算是對自己產業的巡視了。
“回老爺,現在差三刻就是巳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