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要看看做一次自己,能夠達到怎樣的高度。
實際上,在原本的路是軌跡之中,尚可喜的人生經歷,可要比孔有德幸運一點。
尚可喜戎馬一生,身經百戰,轉戰數萬裡,為清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康熙年間,晉封為平南親王。康熙十五年(1676年),尚可喜在廣州薨逝,享年七十三歲。康熙帝賜諡曰敬。
比較神奇的事情就是。
大明的人才,不知道為何都喜歡給大清建功立業,而且要知道當年尚可喜的祖父尚學禮,可就是被後金計程車兵打死的。
不管怎說,家仇國恨不說似海深了,可仇視總是有的吧,難道後金改名為大清了,這段仇恨就不存在了?
或許做了奴才的人,身上總會多一些特別的東西吧。
幸好崇禎是個不學無術的人,根本就記不住這些名人的生平經歷,不然或許真的會做出把這些人收作奴才的事情來。
畢竟大明現在到處缺人,而且缺少的就是這種能征善戰的人才啊。
兩人對於自己的名字都是脫口而出,顯然都是籌備良久的。
“那麼現在咱們就需要一個進身之階了,不知道有德兄有何可以教我?”
尚可喜謙虛的問道。
兩人現在是一條繩上的螞蚱,誰都跑不了,還不如集思廣益,好好的弄出一個可行性的辦法來。
“火槍你我都熟悉,無外乎就是彈丸飛射,其實應該和防備弓箭的辦法差不多。”
“沒錯,只是建···大清的鐵騎,現在還沒有轉換過來這個習慣,手上也沒有多少工匠打造盾牌,所以才顯得火槍不可一世。”
“所以火槍最好是用火槍來對付,當然也可以用弩箭,只不過大清的弩箭技術應該不過關,要不然在就用上了。”
······
兩人七嘴八舌的,把自己的經驗和認為可以實施的方案,都總結了出來。
在尚可喜和孔有德,為了自家前途和生命保障的時候,費勁心機的想辦法的時候。
還在皮島的袁崇煥,已經接到了大淩河堡戰役的所有經過。
這些訊息不是南京的那些大臣們,從海上傳遞過來的。
而是阿敏專門派人過去給了一份詳細的經過,後面還附帶的多說了大明出現的一種全新的火器,能夠突然的爆炸,讓人防不勝防。
既是一種詢問,也是一種探討。
看怎麼樣才能夠解決這種突然爆炸的火器。
火槍雖然難防,可到底是看得到對手,然而突然爆炸的火器,就很打擊士氣了。
在袁崇煥接到這份訊息之後,一個人躲在房子裡一天一夜的都沒有出門。
最後實在沒辦法了,祖大壽他們聯名闖進了他的房間。
“你們看看,大清的莽古爾泰,率領三萬蒙滿騎兵混雜不對,攻打大淩河堡,無論是選擇的時機,和使用的兵法都沒有一點破綻,即便是我,得沒有辦法應對,可莽古爾泰還是失敗了。”
猩紅著眼睛的袁崇煥,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失敗者。
可這一次,崇禎手下的局對,給了他很大的衝擊,在他的想法之中,不管是大淩河堡還是錦州總要丟一個才算完。
可現實給了他一個耳光,在寧錦防線上,似乎沒了他袁崇煥,大明更加強勢。
(本章完)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