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內一燈如豆。
一群皮島上最大的將官們,圍在燈火旁,輪流瞧著袁崇煥拿出來的一封長信。
只是越看,屋子裡的氣氛就越是沉默。
彷彿這一封信,否定了他們堅守寧錦防線的所有作為。
四年的寧錦防線,還不如現在的火槍兵一陣亂打,信上說的那些神乎其神的火器,他們沒有見過。
在上次建奴入關之前,大明也應該是沒有的。
可從那之後在薊通兩地開始大放異彩,到現在也已有了一發不可收拾。
想著大明在寧錦防線上面的投入,似乎還沒有崇禎在火器上的投入來得多。
畢竟一個是集聚全國之力,而另一個不過是前後花了幾萬兩銀子銀子而已。
“五年平遼還遙遙無期,現在那個叫晁剛的一接手,似乎就有了眉目。”
祖大壽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火槍兵他見過,那些崇禎派來做後勤計程車兵們,身上就揹著火槍。
沒看到火槍兵們戰鬥,只是聽聞,自然不明白兩者之間的差距。
“這也是我想著離開寧錦防線的原因,在京師腳下,看到火槍兵的那一刻,我就察覺到,遼東已經不需要我袁崇煥了,只是沒想到這一天會來的這麼快。”
袁崇煥唏噓的說道。
他心中後悔離開寧錦防線嗎?
自然是後悔的,從一個領兵過萬的總督,到現在雖然依舊領兵過萬,可也失去了他應有的地位。
心裡估麼著,崇禎應該把他挫骨揚灰的心思都有了。
他還沒有接到旨意,恐怕是大明現在還有其他的掣肘存在。
大明的一場大勝,還是在野戰的時候大勝,讓在場的所有人心中都多了一些額外的心思。
袁崇煥幽幽的眼神掃過眾人,彷彿能夠看透人心一般的接著道:“你們也不要想著投靠崇禎了,人家看不上你們的。”
對於崇禎現在的用人手段,他也研究過,不問出身,只要能夠管住自己的手,最後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行了。
沒有額外的要求。
可就是這種管住自己的手,在場的所有人,包括他在內,都沒有人能夠做到。
更別說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了。
攬權的時候,一個個掙得頭破血流的,可要具體做事,誰還彎得下腰?
若不是權利給了他們利益,那需要掙得那麼辛苦。
袁崇煥心中也有一個賬本,遼東這個地方,已經不知道死了多少任總督了,還有不知道多少人在前仆後繼的掙扎著往裡面擠,就能清楚其中有多少油水。
只是這一次,輪到他之後,這樣的好處就沒了。
以崇禎對他的軍隊管理要求,沒有誰會為了他們的少將軍,砸了自家的飯碗。
糧餉已經很高了。
而且糧餉是皇上給的,可不是那些少將軍們給的。
就這一點,崇禎手下的大將,就只能有領兵打仗的權利,可沒有帶兵造反,甚至結黨營私的機會。
土壤換了,也就長不出原本大明總兵們那種奇葩的領兵大將。
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油子,袁崇煥的話,雖然刺耳,更是說中了他們的心頭所想,面上還是看不出任何的表情。
“咱們也要給手下裝備火槍兵,就是不知道朝廷通不通的過。”
良久,祖大壽才結束了思索,已經出走錦州了,想的再多也回不去了,還不如看看往後能不能再蹚出一條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