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該說現在大明的氣運正在上揚?
毛文龍是大明的人,不管人家做的怎麼樣,可也是有拿得出手的戰功,自始至終都沒有和建奴有勾結。
最多就是利用職務釣魚而已。
只是上一次運氣不是很好,遇到的魚太大,而且還沒有下魚餌,就差點來了一個杆毀人亡。
雖然暫時逃過了一劫,卻又被自己人背後給了一刀子。
可耿仲明是建奴的人,現在被袁崇煥一刀兩斷不說,還假惺惺的給按了一個墳頭,哭著喊著祭奠。
崇禎都不知道是該誇他給大明除了一個奸賊,還是該發聖旨申斥一頓。
奏摺上面寫的都是重點。
崇禎對於經過不感興趣,也不管這兩人之間的對錯,只是看到後面一個訊息就心裡啊有些難受了。
“開邊市?他袁崇煥原來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皇太極三番五次的派人過來要求重新開邊市,崇禎一點同意的餘地都沒有,沒想到袁崇煥居然這麼大膽。
“先不要打草驚蛇,你就好好的查一下,到底有多少人支援開邊市,又有多少商人打算加入進去。”
崇禎好不容易打掉了所為的八大晉商。
可不想再有人從另一個地方,把大明的稀缺物資給賣出去。
而且這些人最混賬的一點就是,他以朝廷的名義購買,哪怕是溢價都沒有人出手,偏偏賣給建奴可以打折,也不知道這些人的腦子是怎麼想的。
就這種賺銀子的思考方式,也能夠弄得家大業大,不用想就是在挖了大明的牆角。
駱養性心裡清楚,自己這件事一旦辦成了,又不只有當鰲少朝廷的大
(本章未完,請翻頁)
員要倒黴,也就是現在皇上騰不出手,治理其他的地方。
要不然修路的工程隊又要增加人手了。
在崇禎想要引蛇出洞的時候。
周奎也已經悄悄的到了南京,當然他自己認為是不知不覺得走出京師的。
實際上對於他的動向崇禎從來都沒有放鬆過。
畢竟能夠把自己女兒坑的在皇宮之中待不住,不管怎麼說,也是一個人才。
阮大鋮是善於鑽營的一個人,在周奎到了南京立足未穩的時候,就立刻找上門來了。
雖然他對崇禎的變法痛恨的不行,可要是能夠抓住機會更上一步,他也不介意自己給崇禎吹捧一下。
“周老哥,怎麼在京城有福不享,跑到南京來了?”
拖崇禎的福,自從讓張鶴鳴弄出了報紙這個新鮮東西,南京的這些大臣們立刻就喜歡上了。
只要家裡還有餘財的,都想方設法的組織工匠,趕製了一批出來。
雖然看起來粗糙,可只要能夠在上面發表自己的文章,那就都是值得的。
對此時的儒生們來說,立功,立德,立言才是人生的三不朽。
前兩者很難,可立言現在似乎變得很容易了。
本來辦報紙是需要朝廷審批的,只有下了批文才算是合法,然而對某些大臣們,總有手段讓自己的東西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