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禎快活的,不知秋月何時了的時候。
盛京的皇太極卻是已經有許久都沒有睡一個安穩覺了,並不是刺客太多,也不是妃子不夠用。
而是現在在廣寧和西平周圍,不時的能夠聽到槍聲。
輕聲很可怕,只要槍聲響起,就一定會有人倒地,一擊斃命很少會被人打第二槍。
倒下的那些人,也都是有著滿人的身體特徵,那些被抓過去的大明子民,哪怕是變成了他們的奴才們,卻是沒有這種被槍擊的待遇。
在廣寧的莽古爾泰不是沒有組織人手前去圍剿,可人少了不頂用,一樣是被殺的目標,人多了卻又滑溜的找不到開槍的人。
就算他們放出了鼻子最靈敏的猛犬,那些放黑槍的人,也能夠提前察覺,最後遠遠的逃掉。
一度讓莽古爾泰以為,是他們當中出現了叛徒,迅速的處決了幾位他認為最可疑,也和他們關係不太好的蒙古大將。
然而事實證明,正中辦法沒有一點任何作用不說,反而弄得整個廣寧城,都人心惶惶的,彷彿只要有一點火星,立刻就像火炮一樣,“砰”的一聲炸響。
缺少了有效的對抗,在兵器的上也落入了下風,這種爛仗也就沒法打了。
以前是他們這樣侵犯大明,這才多長時間,身份立刻就反了過來,整個大清都不知道他們和大明。
到底哪一家才是遊牧民族出身。
“漢人有一句話,叫做集思廣益,面對現在這種情況,都說說自己的看法,到底怎麼處理才是最好。”
皇太極主持的朝會,已經連續開了很久了,沒有幾個人能夠說出有用的東西。
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原來被動的接受他們遊牧民族的這種“打草谷”的打法,真的是夠噁心人,也更能打擊士氣,造成統治範圍內的人心惶惶。
還有一點就是,廣寧和西平兩個地方,現在已經幾乎沒有到少產出了,若是解決不了根本性的問題。
最終的結果就是,需要後方拼命的往這兩個最前沿的堡壘,輸送糧草。
當然也可以放棄,可是放棄之後,盛京就暴露在了大明的槍口之下了,連一點緩衝的餘地都沒有。
自從兩年前開始,遼東的氣候就很反常,他們自己本身對耕種都不是很熟練,自然也就沒有多少餘糧。
發動了一次入關之戰,還以為能夠掠奪到足夠的戰利品。
最後一算賬,虧得不像樣了。
還不如正正經經的和大明做生意穩當。
可在他們想起和大明做生意的時候,卻又發現好好的生意場,已經被他們自己親手給砸了,要想重新建立邊市,還遙遙無期。
皇太極也不是沒有繞過袁崇煥,像崇禎發起過這樣的請求。
可都是如泥牛入海,哪有什麼迴音。
事實上崇禎還沒有控制好遼東範圍,他可不敢隨便的開市,畢竟利潤太大,萬一自己的軍隊也被某些人攜裹著,做出了有損大明的勾當。
他以後到底是對這一支軍隊,是信任呢?
還是置之不理?
反正不管如何,都存在很大的問題。
除非他的軍紀已經深入人心,能夠更好的守住底線,到時候就算朝堂之上的大臣們,再次墮落了,他也能立刻換血,還不會讓大明有多大的動盪。
皇太極端坐皇位,瞧著下面袞袞諸公,那些滿人和蒙古人他沒有指望,一個勁只知道打仗,不知道動腦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