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駐紮在皮島外面的袁崇煥的手下,就被船隻接進來了一半。
而原來留在島上的那些士兵和將官們,則是被驅趕到了鐵山那個位置,他打算重建鐵山,對朝廷來說是收回故土,是功勞。
對他自己來說也是一個可以建立秘密邊市的好地方。
最後還是沒有讓耿仲明曝屍荒野,特意準備了一口棺材,就埋在了鐵山附近。
還用用肉酒等祭品祭奠。
一時就在皮島範圍之內,很快傳出了一個感人肺腑的流言:“昨天殺你,是朝廷的法律;今天我祭奠你,是出於同僚、友人的感情。”
並且連祭奠的時候袁崇煥落淚的場景,都傳的有聲有色。
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都必須信。
接著就是善後的事情,一封奏疏,簡單的說了一下耿仲明的死因,最後又說了自己接手皮島周圍的軍師防衛工作。
這份奏疏去的很快。
於此同時,崇禎也接到了遼東大獲全勝的訊息。
然後這個訊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大明。
這就是張鶴鳴的功勞了,去了京師之後,看不到了眼前的誘惑,做起事情來也就踏實了許多。
“建奴似乎有些不經打啊。”
說實話,崇禎是有些詫異的,在原來的歷史軌跡之中,人家可是馬踏天下,大明根本就擋不住。
這次能勝的這麼容易,他還生怕是不是有人謊報軍情,又或者是皇太極設計了什麼陰謀詭計,就等著他大意之後,一次翻盤。
李長庚接到捷報的時候,也是一陣無語,這就是曾經把大明打的無人敢戰的建奴,若是敵人都這麼弱。
那麼袁崇煥他們連續三任總督,為何始終都拿不下來,還讓人家來了一個翻天覆地的壯大?
想到其中的某些東西。
李長庚就是一陣心寒,怪不得皇上要把整個朝堂都換了一遍,實在是不換不行啊。
照原來的那些大臣們的做法,大明現在是不是已經岌岌可危了?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用來一張表格,讓參謀們推衍出來的結果。
“信上說,是咱們的火器犀利,只是有一件事情,皇上需要處理一下,那些沒有拿到軍令的將軍私自調兵,要怎麼處理?”
李長庚把大捷後的喜悅一收,問起了一個讓人很難處理的事情。
自古以來,擅自調兵的大將,不管他們做出了多少軍功,其下場從來都是很慘的。
“哦,這個啊,簡單,讓他們幾個人起草一個臨時應急條例,專門寫在軍法之中,許多事情和戰機,不能等著後面下了軍令才能執行,死板到那種樣子,還打什麼仗。”
崇禎對這種事情,一點都不在意。
錢糧和兵器,都掌握在了他的手中,還怕地方上的軍隊造反不成?
哦!對了,現在還多了一個兵員。
沒有募兵司給兵,私自招兵可是不行的。
李長庚一直以來,管理的都是內政,對於軍隊上有什麼彎彎繞,他可是弄不清楚,既然皇上不在乎。
那他也就不用操心了。
“賞賜,軍功這些他們自己弄好了,給我一份奏章,還有,讓晁剛給我滾回來繼續當募兵司的司長,這次就不是雍州一地了,給我把冀州也兼任上。”
崇禎打算繼續擴大招兵範圍,爭取今年年終,看能不能把山東給拿下。
當然最好是整個袞州。
讓盧象升去練兵只是臨時性的,他必須要把用兵的人,和練兵的人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