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人引薦你找寧完我啊,找我有什麼用?”
溫體仁一口拒絕,說著還拉開門,準備把周延儒推出去,反正這個地方,沒有仁義道德,這樣的做法才是最正常不過的。
“我知道你和範復粹關係很好,推薦人的時候,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
周延儒此時完全沒了儒士的風采,就像是街頭巷尾,談買賣的小販。
“呵呵,你想多了,若是我兩人關係好的話,我能不知道怎麼走進寧完我的圈子?”
溫體仁毫不相讓,機會就這麼多,萬一多推薦一人,周延儒若是成了,而要是他失敗了的話,可就真的沒地方去了。
“你的想法是對的,可多一個盟友,總比自己孤軍奮戰的要好,而且老夫已經聯絡上了錦州成內的人,想來也能多一些助力。”
周延儒也拿出了自己隱藏起來的一些東西,就是想要換取一些額外的支援。
這一天。
每一個人都很忙碌。
而這種忙碌看在皇太極的眼中,只覺得有些無法理解這些人的想法。
儒家的經典他也是看過的,可這些人最初來的事情,可是和儒家所說的那種風骨,一點關係都沒有。
皇太極可不是隻靠寧完我一人。
范文程才是他重視的一個人才,在他的父親手下,范文程就已經證明了他出色的謀略,說一句現在大清的鼎盛,也是有他一份功勞的。
“憲鬥(范文程字憲鬥)你覺得那些大明的叛臣們,四下串聯,到底是為了什麼?”
皇太極一陣很後悔,這一次貿然入關,沒有聽從范文程的話。
要是多等一年的話,就能夠多和大明做一年的生意,多積攢一些鐵和糧食,到時候自己的火炮也就能多鑄造一門。
還不用犧牲那麼多勇士。
和收穫相比,完全是得不償失,最多就是名聲好了一些而已。
范文程少好讀書,於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在瀋陽縣學考取了秀才,時年18歲。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後金八旗軍攻下撫順,范文程與兄範文寀主動求見努爾哈赤,成為清朝開國元勳之一。清太宗時期,他深受倚賴, 凡討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員、進攻朝鮮、撫定蒙古、國家制度的建設等等,他都參與決策。
此次皇太極入關,范文程憑著敏銳的直覺判斷出,大明將有大變,讓皇太極靜觀其變,只是袁崇煥給出的東西,實在誘惑太大。
所以皇太極也就沒有讓范文程隨軍。
按理說被擋在了喜峰口,就應該立刻撤兵,誰知道代善卻又另開一路,給了他入關的機會。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除了帶回來大量的金銀珠寶,其它方面都是虧損。
為此還犧牲了好幾個貝勒。
當然他也趁機抓到了更大的權利。
“那些人想要做事了,皇上只要答應他們就成。”
范文程看得明白,也只有大明的人,才更能瞭解大明的臣子。
“你是說,朕可以信任他們?”
皇太極不動聲色的問道。
“皇上不需要信任他們,而是他們沒有選擇只能認真的做事。”
范文程實在是一個謀略方面的天才,往往能夠一眼就看出問題的癥結所在。
“寧完我已經給他們找了一個樣板,聰明的人立刻就能夠知道怎麼去做。”
皇太極略一思索點頭道:“你們這些文人,花花腸子就是多,行了,按你們的想法去辦吧,有難處了再來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