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都是在逼著崇禎認錯。
要麼下罪己詔,承認錯誤,繼續重用儒生,要麼背上子民死傷無數的罪孽,然後被口誅筆伐,青史留名。
不過留名的絕對會是暴君。
劉中抵在幾人之中有些弱勢,只是聽著不說話。
已經走到了京師範圍之內。
正面戰場,崇禎已經不需要去看了,從晁剛和洪承疇的一些奏報中可以得知,皇太極他們已經被趕出了關內,現在當務之急,是怎麼沒弄到吃的東西。
也是他去往西安府的時機不對。
錯過了栽種土豆和紅薯這兩種高產量的食物。
不然現在那會為了糧食發愁,他也命白不少流言傳來到底是什麼原因,不是他不想低頭,而是一旦低頭之後。
他好不容易跑出京師,在西安府重新打下了一處根據地,又會被推到重來。
而到了那時,付出的心力和代價將會更大。
首先火槍的製造方法絕對會擴散出去,接著就是現在已經研究出來的顆粒火藥,到那時許多事情都已經由不得他來掌控了。
李定國小心翼翼的陪在崇禎身邊,他明白崇禎現在的心情,也知道如今的抉擇到底有多艱難。
窗外的雪很大。
飄飄揚揚的已經下了好幾天了,萬物俱白,彷彿就連上天都在給大明的百姓送來了輓聯。
“咱們帶著的糧食還剩下多少了?”
崇禎伸手出去,接著一片雪花,語氣沉重的問道。
“已經只有一個月的口糧,要是到了通州,再分出去一部分,可能連三天都挨不住。”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李定國在餓肚子的時候就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然而整個大明的皇帝,按理說也是吃穿不愁。
可在他的眼中,可那些窮人在這一刻似乎也沒有什麼分別。
瞧著每天三碗小米粥,三個饅頭的吃著,似乎那些地方官老爺,都要比皇上過得日子好。
“士兵們現在是什麼情緒?跟著我可有怨言?”
本想著把這些人帶出雍州,只要進了冀州,就能找到食物。
可真的到了冀州,才明白他第一次走過的時候,到底是走馬觀花,只看到了一些表面現象。
此時的冀州,那還有多餘的糧食。
就算是他抄家的手段再狠,也不過是多的了不少的銀子而已。
若不是他行進的速度很快,說不得整個冀州的糧食都會讓那些混蛋給搬空了。
“皇上吃的和他們一樣,士兵們可都看在眼裡,那還有什麼怨言。”
李定國搖了搖頭說道,同時心中也是暗叫不公,可惜了這麼好的一位皇上,老天爺卻偏要給大明這麼大的災難。
“這裡離天津衛應該很近了吧?告訴下面的人,咱們不去通州和薊州了,直接開往天津衛,到了那裡就會有吃的。”
崇禎已經下定決心,要點開捕魚大業的序幕了。
本來他還想著能夠緩一口氣,從明年夏收之後開始,如今看來是等不及了,就看覺華島的水師,還能不能用。
通州和薊州總算從戰亂中平靜了下來。
可接下來的事情就更多,人員的安置,食物的分配,都需要一個懂得施政的人來進行才能最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