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祖乙次子宋國英聞言一陣感激。
立刻舉起酒杯道:“孔學從來仁義,能流傳千載自有道理,晚輩就先替家父滿飲此杯,以表謝意。”
說完就把杯中酒一飲而盡。
隨即給自己身旁的下人使了一個眼色,下人立刻會意出門去了。
不大一會就有人前來在孔胤植耳邊一陣耳語:“宋先生送來了五十萬兩白銀,小的已經點過數目了,一毫不差,全是上等的官銀。”
“外甥有心了,如今天寒地凍的,山西潞城路程頗遠,不如多住幾天,等雪停了在回去也是不遲。”
孔胤植得了銀子,心情很是不錯,看著這個侄子,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另一邊坐在宋國英下手的羅夢楊,也是不甘示弱,他這次來也是為了他父親的事情奔波的。
誰讓他父親手快,拿了不該拿的銀子呢。
好好的太常寺卿不做,偏要和辭官了的黃爌攪和在一起。
出了事情,還得他這個兒子給他善後。
得到的十萬兩銀子,都吐出來,還得再賠出去不少,真以為孔家是這麼容易進來的。
羅夢楊也是有樣學樣,反正就是這麼個事情,孔胤植看中的是銀子,可不是來聽他吹捧的。
畢竟吹捧孔家的人多了,人家不一定看得上。
要不是兩家有些親戚關係,就憑他的身份,能進人家的大門,都要看看門人的臉色行事。
孔家下人出去之後,再次進來,在孔胤植的耳邊一陣耳語。
孔胤植就笑的更加開心了。
“今天是個好日子,都說瑞雪兆豐年,古人的話,從來都不會錯的,咱們滿飲此杯,等一會在好好的琢磨一套文章,給小皇帝崇禎看看,治理國家還得靠咱們這些讀書人。”
“照小侄來說,每代的帝師都應該讓衍聖公來擔任,現在天災人禍,就是皇上太過年輕,遇到的老師不好才導致的。”
宋國英喝了幾杯酒,就開始臉紅,說話也就放開了許多。
吃的人家崇禎的飯,砸的卻是崇禎的鍋,也是沒誰了。
然而“衍聖公”孔胤植喜歡聽這個。
“賢侄說的好。”
一瞬間從一個小侄,上升到了賢侄的地步。
“你看我曲阜怎麼就沒有天災人禍?那還不是我孔家人大仁大義,所以天災不上門,人禍繞道走,在看看陝西那一帶,不是我說,別看現在已經度過了災劫,往後的大災大難還不知道多少呢。”
孔胤植酒不醉人熱自醉,飄飄忽忽的說著就連著自己也不相信的話。
“今兒個,我話就撂這兒了,往後要是來的大災荒,記得往舅舅家跑,有舅舅一口吃的,就餓不到我幾個女媳。”
羅夢楊是四氏學教授,混的好與不好,全靠孔家支援,自然是什麼好話都能說,什麼大話也敢出口。
“舅舅應該給崇禎小兒專門寫一封私信,我可聽說崇禎走了一路換了一路的官員,他寧願要一些泥腿子做官,也不要那些讀書人,這麼下去,國將不國了。”
這話說的很嚴重,讓兩旁坐在側位的郭萬程和劉中抵都聽得刺耳。
什麼叫崇禎小兒?
大家都吃的是人家大明的飯,要真這麼說,那它們這些做臣子的又算什麼?
可只要想到,崇禎做出來的那些事情,心底又開始偏向羅夢楊。
說到底是屁股決定腦袋,和能不能治國平天下沒有任何一點關係,至於黎民百姓,那就更是很遙遠的事情了。
“我聽說,現在各地的糧食,都已經不往外發運了,就憑遭了災的雍州,和剛剛被建奴洗劫了的冀州,怎麼看儲備糧食都不是很夠用。”
郭萬程,汶上人,現任江南提督,對於此時各地的糧食運輸事宜,心裡清楚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