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沒聽說這位新皇可是走了一路,就換了一路的官員嗎?
在這種暴脾氣的皇上口中,聽到了這些讚賞的話,誰能不激動?
據說遠在外面剿滅反賊的洪承疇,接到了杭商的親筆信,都激動地喊出肝腦塗地,死而後已的話了,更何況不上不下的他們三人。
除了還在興修水利分身乏術,沒有來此赴宴。
把酒推盞,酒宴之上三人的緊張已經卸去了大半,只覺得當今新皇平易近人,根本就是是外面盛傳的不近人情。
想來都是那些惡人心裡嫉恨,胡說八道而已。
只有崇禎的心裡在思索著,整個大明已經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了,整個朝堂之上,老臣太多,雖然有才華的人也不少,和要是因為意外死了,誰又能接班呢?
“你們三人也都在西安府幹了一段時間了,順便說說職位對於西安府的看法。”
崇禎放下筷子,一臉笑意的說道。
“現在西安府周圍雖然都是井井有條的在忙碌著,可都是虛假的繁榮,而且其中的讀書人太少了些。”
薛國用聞言,老實巴交的說道,起行事風格和楊鶴差不多一個樣子。
崇禎點點頭,難怪楊鶴能夠看中此人,想來辦事也是很符合他的心意的。
“讀書人畢竟太過金貴,現在國庫空虛,能用便宜的人運轉起來政務,也是為了節省銀兩嗎,要是這些人好學一些,抓住機會,也不是不可以當官的,畢竟能做事,做好事也是人家的本事不是。”
王承恩心裡最清楚自家主子,對現在的儒生看不順眼,立刻就上前拿著酒壺,給每人把酒添滿,以此來轉移視線。
很快在崇禎有意識的調節下,一場宴席,各自都很滿意的散場了。
不大一會,殘羹飯菜被撤下,有重新換了一桌子酒菜。
很快散場的三人中其中一位,又回來了。
“長庚請坐,今日只有咱們兩人,就不用見外了。”
皇上說不用見外,作為臣子的李長庚可不能當真。
“不知皇上到底想要幹什麼?”
李長庚還很年輕,可不是薛國用和袁應泰那種老糊塗,當然人家或許不是糊塗,而是看明白了卻不會親自去問出來。
明哲保身是這些有本事的大臣們的必修課。
“掃平天下蛀蟲,再造朗朗乾坤。”崇禎平靜的說道。
“皇上從京城那個漩渦之中,藉著陝北一帶的造反事宜跑出來,想必是心裡已經有了成熟計劃了。”
李長庚坐在下手仰著頭,嘴角喊著笑意的問著,彷彿在說,這等籌謀其實在陛下走了一路換了一路的官員時,已經讓很多有識之士看出來了,之所以那些文人們還能忍受官員被弄去修路,就是想要看看新皇還有什麼花樣要耍。
反正用來用去都是讀書人,沒什麼好怕的,就是隨著他折騰,累了自然就歇息了。
“天下讀書人中的聰明人何其多,可為何這些人都不把這份聰明,放在治國之上?”
崇禎既不否認,也不承認,反而問出了另一個問題。
李長庚是個聰明人,也是想要幹一番事業的聰明人,要不然現在回頭來赴宴的就沒有一個了。
“瘋狂的計劃,第一步就是把京城的官員全部換掉,從南京金陵補充,然後一路向西,前往長安,只有遵化兵變是個意外,要不然現在西安府應該有六千人馬的新軍,在剿滅反賊之中練兵,只是這其中的危險,也是很大的。”
李長庚端正著坐姿,皺著眉頭一點點的把自己的分析說了出來,著識字啊是個瘋狂的計劃,而一旁伺候著的王承恩恨不得自己是個聾子,根本就聽不到這些人說的是什麼話。
可是,時尚的很多事情都是十有八九,不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