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若不是親自出門一趟,只坐在京城之中,那會對這個社會,感受這麼深。
“既然害怕,為何不讓周邊的人也跟著富起來?要是周圍的人也跟著富有了,是不是就沒有人惦記著他們那三瓜兩棗了?
還有,我和好藥盤剝那些早就一無所有的窮人?窮人就算是不吃不喝又能有幾個銅板?只要能夠從富人的手中做成一單生意,不是比讓窮人一年都掙得多?”
崇禎似乎不是在問話,而是在向別人宣洩著自己的內心難過。
盧象升是個好聽眾,然而對於皇上說的這些東西,他是真的不懂。
聽著很有道理,仔細想一想更加有道理。
可是這些道理明明很簡單,卻總是被人視而不見,又是何道理?
“所有人都看到朕在抄家,不管是官員還是富戶,卻不知道,朕實際上就是在救他們啊,一旦在這麼下去,大明完了,他們也就會被人撕成碎片的。”
盧象升知道皇上說的是真話,從前面傳來的訊息來看,那些富戶和官員,是真的會被人碎屍萬段的。
“皇上聖明,只是,只是那些人,不懂皇上的良苦用心。”
“真的不懂嗎?”
崇禎喃喃自語道。
這話盧象升沒法接上。
“你信不信,就是我這一路上換的官員,不用半年時間,一個個就會和我換掉的那些一樣。”
崇禎無可奈何的說道,官僚這種東西,他曾經見過的雖然沒幾個,可其中的根子,都是一樣的,只希望這些人其中能有一兩個清官,他大明的的氣數就未盡。
盧象升點了點頭。
他自己就是官員中的一員,自然清楚其中的道理。
也明白了為何這一次平亂,皇上跟著是什麼道理。
御駕親征聽起來不錯,實際上也是在藉著凌亂的皇子,把那些一無是處只知道撈銀子的官員全部換掉。
若是從京城下文,讓地方上自己處理,大部分都是官官相護,沒影子的事情。
“現在咱們現在身處何地?”
“快到長安了,剛剛陝西布政使司楊鶴傳來訊息說,反賊王嘉胤和王二已經匯合,眾至五萬餘人,活躍在陝西、山西一帶,他正在召集人手剿匪去了。”
盧象升對於軍事上的東西,確實有一套。
這些崇禎看過就忘得東西,人家還記得一清二楚。
“朕記得楊鶴可是不會領兵的。”
來的時候,崇禎已經看過了此人的卷宗,一個文人不被嚇得兩腿發軟,都算他厲害。
反正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大部分都是這個鳥樣。
懟起皇帝,一點都不怕,還恨不得把自己的腦袋伸出來被砍,可要是遇到造反這種事情,是真的而一籌莫展。
“他手下有一個叫做洪承疇的參政,據說領兵很厲害。”
又是一個歷史名人,這人崇禎的記憶中很熟悉,若不是最後降清,單憑此人的軍事才華,都能算一個人物。
“嗯,是個人才。”
盧象升一聽,就知道楊鶴的命算是保住了,只要是人才,皇上還是很寬容的。
畢竟陝西,陝北這一塊可是在楊鶴的手中出了大亂子的。
**
塞下是邊關。
大明的版圖早就超過了往日的大小。
昔日的邊關,也是如今的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