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年。
也就是農曆丁卯年
前多半年是天啟七年,正月明軍寧遠大捷,袁從煥升任巡撫,統領關外事宜。
五月後金兵圍朝鮮,後又攻寧遠。
後半年,天啟皇帝駕崩,朱由檢繼位,改年號崇禎,算是開啟了崇禎後半年的執政生涯。
本以為太平無事,誰知京城中的風波,已經波及到了邊軍。
真正到了這個朝代,才清楚的認識到,袁崇煥是被天啟皇帝啟用的。
此時的袁崇煥已經辭官回鄉,而接替者正是王之臣。
薊遼督師府燈火通明。
瞧著手中的三封密信,其中兩封迷信的主人已經被下了大獄,心上說的都是同一件事情,讓其作為外援,給新皇以壓力,收回打算重開諸子百家的想法。
而另一封信就是崇禎皇帝的親筆信。
信上只有兩件事,第一,穩住防線,無過便是功;第二斬斷商路,一粒糧食,一塊鐵都不許流出關外,其他的生意照做,只是買賣的售價提升一倍,多出來的銀子算邊軍的補貼。
而這樣的崇禎親筆書信,不但王之臣收到了。
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也收到了。
幾乎所有的領兵大將都知道了一件事情,中原不穩,朝廷重新架構。
而對他們來說崇禎的兩個要求,等於是在放權。
糧餉一直是邊軍的一大難題,往往不是缺銀子,就是缺糧食,現在卻可以正大光明的收拾那些糧商了。
“來人,給我徹底查詢所有來邊境上做生意的商人,查到一位只要有糧食和鐵沒收所有的財物,其人員押解回京。”
不用細想,王之臣就明白,哪怕自己不動手,也會有別的將領動手,這種有巨大好處的事情,可比出門和建奴們拼命收穫大多了。
張家口。
範永鬥挑燈點算著近來的收穫。
又拿出了一本特殊的賬本,上面全部都是滿文寫成,但多他來說和認識漢字一般毫無窒礙。
清廷需要的一應物資,都在上面一一羅列,而這次需要的糧食比往年高高出一倍。
算下來的利潤要比中原的高出三倍。
“還是那些蠻子捨得銀子。”
口中嘀咕了一句,然後再次拿出一根竹筒,裡面全部都是邊軍的佈防圖紙,這個才是無本買賣,也是最賺錢的買賣。
看了兩眼貼身儲存好之後,正打算熄燈睡覺。
就聽到外面亂哄哄的一陣吵鬧。
“外面何事喧譁?”
範永鬥知道這次的買賣價值巨大,單單糧食就有百萬石,其中還有一萬斤的熟鐵。
不由得他親自前來,謹慎對待。
外面立刻闖進來一身是血的下人。
“範真,怎麼回事?在張家口還有人敢前來鬧事,還有沒有王法了。”
範真一臉驚懼的看了看老爺,又看向了身後到:“是明軍,是明軍殺過來了。”
“都是些混賬東西,咱們范家給出的好處不夠多嗎?老夫明天就請摻他們一本。”
範永鬥一拍桌子,怒聲道。